言罢,许褚紧握战刀,大步流星跨出营帐,一声令下,兵马迅速集结完毕,宛如铁流般整装待发。他亲自指挥,麾下的步兵迅速编列成坚不可摧的战阵,步伐沉稳,向着寿春城缓缓逼近,每一步都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威严与决心。
与此同时,并州军的后方,一座座回回炮巍峨矗立,床弩如林,神臂弩手更是蓄势待发,交织成一张无形的远程火力网。箭矢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为确保此次试探性攻击的代价最小化,刘耀深思熟虑后,特地召来了赵云与黄忠两位大将,赋予他们重任。
两人领命,各率一队弓骑兵,犹如灵动的猎豹,穿梭于战场边缘,以游击之姿骚扰敌军,使之难以凝聚全力,为正面战场的推进争取更多空间与优势。
许褚的征途转瞬即遇首道天堑,那便是横亘于前的护城河,其宽度足足五十步,且与滔滔渭水相连,尤其近期雨水丰沛,河水更显湍急深邃,宛如一条怒吼的银龙。
更为棘手的是,河底暗藏玄机,巨石嶙峋,铁链交错,编织成一张张隐形的陷阱,令舟楫难以逾越。
眼见船只无望,许褚的目光如炬,迅速捕捉到城墙之上袁军正被并州军那铺天盖地、层层叠加的火力所钳制,局势一目了然。他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盾牌手,迅速推进!辅兵听令,即刻搬运土石,填埋护城河!”
城垣之巅,袁军眼见形势逆转,意欲发起反击,却恰逢此刻,中军帅旗猛然挥动,传下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瞬息之间,赵云麾下的轻骑如同离弦之箭,疾驰而出,划破战场的沉寂。
箭矢与神臂弩的劲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死亡的网,相互压制着城头之上那蠢蠢欲动的敌军。
与此同时,一列身着粗麻衣衫的辅兵,肩扛沉重的沙袋,踏着沉稳的步伐向前。他们在盾牌手构筑的坚盾之后,找到了掩护,随即开始将一袋袋沙土狠狠掷入城内,往返不息,宛如不知疲倦的进行搬运。
这些士兵便是刘耀麾下的辅兵,而就在前一段时间,这些人都还是袁术手底下的士兵。
于兖州、徐州烽火连天之际,那十万之众,皆曾为袁军麾下,如今却成了刘耀麾下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处置这近十万的性命,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这十万之数,若留之,每日粮草之需,犹如无底洞般吞噬着军资;若放之,又恐其再度投身袁术麾下,成为心头之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进退维谷之间,部分性情刚烈的将领,不禁想起了那楚霸王项羽的旧事,提议效仿其坑杀俘虏之举。
他们设想,将俘虏囚禁于幽深的山谷之中,而后封死两端,自山巅倾泻巨石滚木、熊熊火球,将这十万生灵一举葬送,以求一劳永逸。
此议一出,军营内外,议论纷纷,各执一词,皆试图在这道德的十字路口,寻觅那最为妥帖的出路。
然而,这个决策转瞬之间便遭遇了刘耀的坚决反对。在他看来,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较量,自是无可厚非。
但眼下的情形已然不同,这些敌军已然放下武器,选择归顺,且同根同源,皆是流淌着汉家血液的子孙,又何须对他们痛下狠手,行此残忍之举呢?
再者说来,如今的并州军早已今非昔比,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兵力强盛,战马健壮,粮草储备更是十分充裕。
以并州军现有的实力,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去妥善安置这些俘虏,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根本不必像从前与袁绍交战时那样,由于自身资源极度匮乏,迫不得已才会对俘虏采取极端手段。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刘耀都觉得此时对这些归降的敌军大开杀戒实非明智之举。
回望历史长河,三国纷争落幕之后,汉人的数量竟从昔日的六千万之巨,骤降至不足千万的凄凉境地。这背后,除了天灾人祸,如饥荒肆虐、瘟疫横行之外,与那残忍杀俘的陋习亦是脱不了干系。
最后刘耀把这些俘虏都要了过去,稍加改造后,就成了战场上最好的辅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