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六国征战

“我……我,哼,要是真的输了,那……我丹儿便任你摆布。你输了也一样任我处置!”丹儿竖立双眉,赌局竟赌到这个份上,把自己也押上。

“什么?输了任我处置,呀,你可想清楚了,到时我晚晚给你讲鬼故事,哈哈!讲完了聊斋,讲鬼吹灯。”李克邦放荡一笑,一副必赢状。

“你……你别得意太早,还没分胜负呢!”丹儿急而涨红了脸。“放心,你这母老虎我赢定了,就……就怕你到时咬我受不了,啊呀,现在就来了……喔。”面对丹儿冲上前来扑打,李克邦急地转身,挨墙逃窜。

三日后,魏国求助赵国无望,转而求助于南方大国楚,楚决定助魏,采取当年围魏救赵之策略,派大将项燕领大军攻打齐国,齐国上下恐慌,战败之中迫于压力解了围魏之兵,魏国得救。再看赵国:

名将李牧边关接赵王令后,昼夜回赶,于归途中堵杀燕军于城外,再经浴血奋战,每战皆捷,尽复所陷燕军之城池。回至赵都邯郸城外,赵王携百官亲驾相迎,百姓更是拥塞相庆,隆重朝拜。

这就是一代名将的荣耀,他既是军中之神,也更是一国之神,赵国上下的保护神,有了他,赵国可安,敌兵难犯。

“李将军辛苦了,幸好将军及时回来,否则燕军就攻至邯郸城外了,好险!”赵王难掩内心的恐惧与庆幸,在殿席中与李牧一再对饮,以示对他的尊荣。

“谢大王,不过微臣还是来迟了,城池军民损失不少。”居功而不自傲一向是李牧的本色,忧国忧民更是他的天职。“哪里,要不是将军回来,我赵国军民不知还要死伤多少,将军何必过谦。”居赵王下首的权臣郭开皮笑肉不笑道。

小主,

“好了,将军不用自责,要怪就怪寡人之王令下得不够迅速好了。唉,寡人也料不到燕国竟如此阴险毒辣,竟想乘我赵国国力未复时一举陷我于绝境。”赵王言毕又气又怒。

“不错,燕国国君一向口头上称什么兄弟之盟,舔血之约,如今翻脸不认人,说打就打,实在可恶!”“此仇不报非君子!”“大王,发兵伐燕吧,我们誓报此仇。”“对,让他们也知道赵国的厉害,我们也不是好惹的。”“有李将军领军万事无忧。”

“此战必捷!”“不过,我赵国自长平一战实力真的大为减弱,如今这一战又添新伤,即使李将军出征,也恐……”“就是,燕军以逸待劳,我们是否有必胜的把握?”……

提出了伐燕之议后,朝殿一时纷争四起,迅速分为两派,支持和不支持各有道理,立场鲜明。

“好了,好了,还是听听李将军的见解吧。由他来说。”毕竟打仗最终要由李牧来领军,赵王便把决定权交了给他。

“谢大王信任,在李牧说出见解之前臣想听听大王之意,大王您是否真的极想借此战挽回面子,一振赵国声威呢?”李牧望住赵王道。

“不错,确有此意,如将军能达此愿,当赵国之幸。”赵王点头道。“那好,臣必不辱王令,领军出征,攻败燕国。”李牧恭腕道。

“李将军……你可想好了,军无戏言。虽然将军威名盖世,但如不能战胜燕国,怎么办?损兵折将就更对赵国不利,我们拖不起呀!”郭开瞪起了怪眼,不紧不忙地说道。

“郭候说的极为有理,此战必捷,否则得不偿失,还不如不战!”“就是,燕国据守而战,城池稳固,要是全面作战,拖他个一年半载,我赵国可吃不消。”“不错,还是慎重些好,李将军之言……”“请李将军三思。”……群臣闻郭开之言于是又一片猜疑犹豫起来。

“不错,诸臣说的也在理,将军可想好了,此战胜算有几成?”赵王盯住李牧。“放心,请大王相信我李牧,要么不打,要么臣必克敌制胜,打败燕国,还赵国一个公道。”

“好,那要我给你多少人马?”“不用再给,就凭我带回来的三万边关将士可矣。”“好,那时间呢?要多久?”“很快,不超过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