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文一边说,一边想着OV-10“野马”武装侦察机的的样式,恍然道:“张总您是看中了OV-10的基本结构?”
“对,”张起航说着,同时抽出一张纸在上面飞快的画了起来:“在我看来,OV-10的基本结构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简直天生就是为无人机准备的。
比如两边的发动机舱,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更换不同功率的发动机;
再比如中间的主机身,在确定了中央翼盒的尺寸和结构之后,将来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更大的主机身,此外这个结构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主机身尾部提供一个额外的发动机安装位置,这么一来,在对飞机的整体气动结构没有太大影响的情况下就形成了三发的布局,动力相比于之前一下子就提升了50%;
另外就是连接两侧发动机舱的巨大平尾,也可以为飞机本身提供相当一部分升力……”
看着张起航在纸上飞快勾勒出的线条,有熟悉无人机的朋友一定会惊呼出来:这特么的不是三台的发动机双尾蝎A无人机么?!
不过在这个双尾蝎还没出现的时代,张继文、石振和吴教授看着张起航画的线条简图,就觉得确实是自家张总确实是从OV-10“野马”上得到了灵感。
吴教授的脸上满是欣喜:“还真是这么回事,只要确定了机翼,发动机舱、主机身这些其余的部分,以后升级的话确实是方便了许多,哪怕直接换个更大的机身上去都行。”
石振也是连连点头:“确实是这样……咦,张总,您画的这个图,发动机舱与机身之间的距离怎么这么大?您这么构想,是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一开始,石振下意识的以为是比例问题,又或者这只是一副简单的示意图,但随即,他马上反应了过来:不对!以张总在设计方面的水平,这应该不是比例的问题,而是特意这么设计的,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吴教授和张继文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听石振这么说,两人也反应过来,急忙看向张起航,等着张起航的回答。
“是有一些想法,”张起航点头道:“从结构的角度来说,这个位置是结构强度最大的地方,适合布置重载挂点,我也是借鉴了B52轰炸机将发动机尽可能的靠外布置、将挂载能力最强的内翼段尽可能的腾出来的做法,尽可能的将两侧的两个发动机舱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