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突然的电话

转眼元宵节后,李思思只是在老家待了一天,隔日就回来了。

当天下午回来之后,她就来到了公司,继续工作,进一步地完善她给吴舟提的那些具体建议的执行方案。

时间来到了下班点,18点整,公司里员工们一个个地都走了,只有客服部门的同事,李思思还有会议室里的吴舟没走。

在会议室里,吴舟看了一会儿监控,看到李思思依旧还在工作,也就没有打扰了,不过吴舟也没闲着,初略版地方案,吴舟这边也有,闲着也是闲着,就在互联网上找找资料,看看能不能找找灵感,尽量的完善完善这个计划...

就这样,6点30分的时候,吴舟装作无意的出门,上厕所,无意间的撇了一眼李思思那边,然后就看到李思思依旧专注地在工作着,最后也就没有打扰了,回去了会议室...

又是一日,两日...

李思思的计划已经越发的趋于完善,至少在吴舟看来,也是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吴舟觉得可以了。

小主,

但李思思却总是在说,“我再看看,还有没有问题!”,人总是越在意越紧张....

“没事了,可以了,已经很完善了,这个世界上哪儿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再好的政策也肯定会有疏漏...边做边看边完善吧...”吴舟最后拍板。

确定了之后,就是执行了,当天下午吴舟就和李思思一起开了个会。

李思思主持,吴舟坐镇..

为了尽量让大家都听懂,所以采取的是相对“自由”的开会模式,大家的可以自由地举手发表自己对这个政策的看法。

然后李思思第一次召开的公司制度会议,先是将一些简单容易执行,且明显没有什么“副作用”的制度,宣布下去。

这项制度叫做“事事留痕”。

之前公司里面,众人工作的时候,为了追求高效,很多时候,就是直接的口头上的传递消息,这样做事儿,效率确实是高,但后续复盘事情的事情,却会带来很大麻烦。

做对了,做错了。

谁做的多,谁做的少...

只是口头上的信息传递,最终结果就是,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

原计划是1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但这个计划却是因为一项项的讨论,最后变成了3小时22分钟...

因为总是有人提出问题,“找出了漏洞”,以此来证明政策的不合理性。

“大家都在一起办公,之前的时候,我们彼此一句话就可以将工作传递下去,但现在却必须要求用文字的形式...乃至于“申请”的形式,这样的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原本的工作效率!”

“工作没有记录的话,那你还记得一周前你做了哪些事情吗?”

“又或者今天上午,你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平台这边很多活动,说来就来了,根本没有什么太多时间去做那些“申请”,没准申请报上去了,还没等审批了,活动报名都结束了...”

“其实我不想听到“没准”这两个字,因为“没准”,就意味着“如果”,而“如果”,就意味着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更希望的是你举出来实际的例子,平台这边什么时候,哪个活动,小二给了我们商家多少反应时间?”

吴舟一直在一旁看着...听着...

李思思和员工们虽然是在“激烈”地讨论,但讨论的“结果”并不好。

李思思是在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但大多数提问的员工们,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至于公司的角度是否受损,是否对同事不公平,他们并不在意,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了...

时间转眼来了下午17点13分,会议终于结束了。

员工们一个个地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开始工作,但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却不是太开心。

毕竟多一项政策,就相当于多了一项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