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章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2088 字 2个月前

对于身在海南岛的这些海汉国民来说,发生在大明山东的战事基本只能通过官方在报纸上发布的公开消息来了解情况,因此民间的舆论方向自然是跟随着官方的引领,对大明统治阶级在此次抗清作战中的表现也很难有什么正面评价。

当然报纸上也提到,目前海汉正在尽力拯救山东地区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战争难民,其中一部分人将会被就近输送到海汉的一些海外殖民地进行安置。稍有见识的人都能想到,由官方安排的这种救助措施将会有效缓解海外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长期需求,而这些移民今后也将得到加入海汉国的机会。

这样的救助措施对海汉国民来说并不陌生,早年间海汉从安南和大明两国所获得的大量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以战争难民的身份来到海汉定居。而这些人口后续在海汉的建设发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甚至不乏一些人因为能力出众,从而得到高层赏识,如今已成为了手握实权的各级文武官员。

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可以打破阶级屏障的上升通道,让很多人意识到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就有机会在海汉出人头地。

即便来到海汉时没有什么本事也不打紧,海汉目前推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民众提供了许多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只要脑子好使肯学肯钻,就有大把机会从普通人的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享受国家俸禄的技术人才。

来自广东增城县的黄志昌和广东博罗县的尹德智便是这样的幸运儿。这两人幼时遭遇不幸,在1628年的广东匪乱中失去了所有家人,侥幸存活下来后,被同乡送到当时大量接收难民的番禺县李家庄。而李家庄收揽难民的动作自然都是在为海汉打掩护,于是他们后来便辗转到了海南岛。

他们到海南岛时年仅八岁,因为身边已经没有家人,只能按照执委会专门为战争难民中的孤儿群体所设的方案进行安置。不过这并不是把他们往孤儿院一丢就完事,事实上海汉官方对这些没有家庭羁绊的儿童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黄志昌和尹德智二人便是在三亚念完了小学,然后以优秀的成绩被保送进了三亚初级中学。

而这二人的经历在当时还被宣传部门作为海汉移民政策的正面事例广为报道,甚至还登上了《海汉时报》的头条。也正是因为上了报纸,他们便被某位贵人注意到,并且由此开始收到资助,顺利在1635年从三亚初级中学毕业,然后便被分配到了位于田独工业区的一间机械厂当实习工。

这天两人也是早早就赶到了工厂,黄志昌负责打扫卫生,收拾工具和零件,尹德智则是去小煤炉生火烧水,准备给稍后就到的师父烧水泡茶。在机械厂工作这三年里只要不是休息日,他们便是一直如此分工,在上班时间之前就把一切收拾准备妥当。

不过今天他们比平时到的还要更早一些,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工艺项目要在今天接受验收,届时据说执委会也有大人物要过来,所以他们得尽量把这地方收拾得干净一点。当然了,他们要负责的区域仅仅只是平时跟着师父做项目研究的这小块地方,倒不用去打扫工厂内的整个生产区。

“师父说这项目要是能顺利通过验收,我们俩都能涨工资,你猜这次能涨多少?”黄志昌收拾完工位之后,便与尹德智闲聊起来。

尹德智放下夹煤球的火钳,拍了拍手上的煤灰,轻声应道:“那也得看你能干多少活,你要是能把这厂里的活全干了,那就算涨个十倍也不多啊!”

黄志昌讪笑道:“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