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分呢?”
“含钛、钨、硅,还有微量铈和钕。”娜娜输入检测仪,“抗腐蚀性能超出当前工业标准三个等级。”
“谁做的?”
“无法匹配现有数据库。”
“那就是老古董。”
“也可能是新技术。”
“可咱们没这本事。”
“所以更可能是前者。”
舱内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找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表面有刻痕。”苏珊把片子放在光源下,“一开始以为是刮花,现在看,像是符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浩凑过去:“弯弯绕绕的,像谁写作业写到一半抽筋了。”
“排列方式有规律。”娜娜调出扫描图,“环形分布,中心有一点凸起,周围六组线条向外辐射。”
“像太阳?”
“不像。”
“像表盘?”
“没有数字。”
“像WiFi信号?”
“没有发射源。”
“那你告诉我像啥?”
娜娜没说话,而是把图像导入知识资料库。
筛选开始。
第一次,无匹配。
第二次,排除现代文明标记系统。
第三次,启用前地质纪晚期分类模型。
进度条走到百分之八十九时,提示音响起。
【发现高度相似结构】
【匹配对象:太平洋底文明残存图谱·分支Ⅲ】
【相似度:百分之八十六】
“这是地图。”娜娜说。
“啥地图?”
“地形指引图。”她调出模拟拼接结果,“这类符号常用于标记资源点或安全路径。原图应为圆形,此残片属于右下区域。”
“指向哪儿?”
“结合上次探测热区。”娜娜叠加影像,“标记点与第654章发现的洞穴群完全重合。”
陈浩猛地拍了下桌子:“咱白忙活半天,原来人家早就画好路线了?”
“不是白忙。”苏珊说,“要是没抓那只生物,就不会发现涂层材料,也就没法升级潜水服,更不可能来这儿。”
“所以咱们是按剧本走?”
“更像是补全线索。”
卡尔看着窗外:“也就是说,那个地方……真是人造的?”
“至少有人去过。”
“而且留下了记号。”
“不止一个。”娜娜放大图像,“边缘还有半个符号未完整显现,说明附近可能还有其他残片。”
“那就继续找。”陈浩站起来,“反正都到门口了,总不能敲一下就回家吃饭。”
“我们还没确认安全性。”苏珊提醒。
“也没人说一定危险。”
“但刚才的粒子扫描——”
“说不定是欢迎仪式。”
“你当海底办展会?”
“为啥不行?”他摊手,“古代人留地图,现代人留二维码,都是怕后来者迷路。”
娜娜忽然抬头:“残片背面有反应。”
“啥反应?”
“加热后出现荧光点。”她将片子翻转,接入短波照射,“三点七秒一次闪烁,间隔稳定。”
“又是三点七?”陈浩瞪眼,“刚才声呐异常也是这个数!”
“不是巧合。”娜娜记录频率,“这可能是一种信号协议。”
“发给谁?”
“能接收的人。”
“我们现在能发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