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金属矿的开采:安全与效率

探测杆的蜂鸣还在陈浩耳边回荡。

他没动,手指卡在记录板边缘,盯着那片泛蓝光的矿壁。其他人也没说话,连卡尔都停下了工具包的拉链。刚才那一声短促的响,不是设备故障,也不是信号干扰——它来自地下,像是某种回应。

“先收工。”陈浩终于开口,“东西带回去,查清楚再挖。”

苏珊抬头看他一眼,没反驳。她知道这不是退缩,是上次农场差点崩盘后养成的习惯:看到异常,先停三秒。

娜娜站在岩基高处,机械眼扫过整片裂隙。她的数据流在后台飞速滚动,应力模型刚更新完一轮,局部区域的承压值已经接近警戒线。她没说,但记录仪里标了红点。

四人原路返回基地。

样本盒密封,地图存档,探测设备清点入库。整个过程没人催,也没人闲聊。上一次他们带回的是植物,这次是金属,可谁都不敢保证这玩意儿会不会再惹出什么麻烦。

回到指挥区已是六小时后。

陈浩瘫在椅子上,手里捏着一块压缩饼干,咬了一口又放下。他盯着投影屏上的矿脉图,那条蓝色带状结构像条沉睡的蛇,安静得有点假。

“娜娜,能挖吗?”他问。

“可以。”娜娜站在桌边,声音平稳,“但必须分级作业,先浅层取样,再逐步深入。当前矿体内部存在多处微断裂,扰动过大会引发连锁反应。”

“听上去像拆炸弹。”

“逻辑相似。”

卡尔抱着工具箱进来,把高密度探针放在桌上,一脸心疼。“这玩意儿上次才用五分钟,我就怕它报废。”

“不会。”娜娜调出设计图,“我们不需要持续钻探。我已基于资料库中的微型脉冲钻技术,结合遗迹能量传导原理,重构了一套切割系统原型。”

屏幕亮起,一台新设备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

“命名‘蓝金猎手-1型’。”她说,“模块化组装,利用推进器动力单元改装震频切割头,低能耗,高穿透。”

“听着比我家电焊机高级。”卡尔凑近看,“我能装?”

“你负责。”

苏珊翻着参数表,“深海环境散热差,动力受限,这机器怎么保证效率?”

“不是硬切。”娜娜解释,“采用间歇式脉冲震动,每十秒工作一次,每次三秒,让热量有时间散逸。同时切割面会形成短暂真空层,减少阻力。”

“也就是说,咱们得像嗑瓜子一样,一粒一粒吃?”陈浩咧嘴。

“准确。”

“行啊,慢点就慢点。反正我们又不赶着造宇宙飞船。”

会议定下三件事:

第一,安全优先。所有作业必须在应力监控下进行,一旦震动超两秒或气体成分变化,立即断电撤离;

第二,效率可控。使用“蓝金猎手-1型”试采,由卡尔主操作,苏珊监督参数,陈浩现场指挥;

第三,建立预警网。娜娜启用三台无人机,分别负责影像回传、地层监测和气体分析,全天候巡逻。

计划敲定,准备开工。

第二天,小队重返Alpha矿点。

晨光模拟灯早关了,外面是实打实的深海黑。探照灯打在矿壁上,反射出冷蓝色的光,像是石头里藏着星星。

“蓝金”这名字,越看越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