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发酸。供氧模块那条绿线还在跑,平稳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没说话,把刚才那段异常信号又拉出来放了一遍。放大,再放大。像素点都快看成马赛克了。
“这玩意儿……不是噪声。”他低声说。
苏珊站在旁边,刚换上的笔芯又被她掰断了。她没捡,只盯着那根细小的脉冲信号。
“它出现在电容切换之后,每次都在。”陈浩点了点鼠标,“而且时间很准,差不了半毫秒。”
娜娜的声音从终端后响起:“已重新标记七起故障事件中的反馈信号。六起可确认存在相同模式,仅照明主控第二次闪爆时数据缺失。”
“那就是六个。”陈浩抬头,“机器不是坏了,是被吓着了。”
卡尔靠在示波器边上,腿撑得不太舒服,换了只脚承重。“你说它们……怕电?”
“不是怕。”陈浩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锯齿,“是我们给的节奏不对。就像跳舞踩错拍子,一脚踏空,人立马就慌。”
苏珊皱眉:“你是说,设备因为相位没对上,以为电源要炸了,自己先跳闸?”
“差不多。”陈浩把日志调成并列视图,“你看,正常运行的设备接入时,相位差都在0.02度以内。出问题的那些,最低0.026,最高0.034。差这么一丁点,仪器测不出来,但有些稳压电路特别敏感,直接当成过载处理。”
实验室安静了几秒。
“所以。”苏珊慢慢开口,“我们折腾三天,是因为机器太‘认真’?”
“对。”陈浩笑了一声,“咱们造了个聪明电源,结果发现电器太老实,不会装死。”
卡尔哼了声:“那现在怎么办?让所有设备都学会装傻充愣?”
“不。”陈浩转身看向娜娜,“你能不能把每一次电容切换的相位记录下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可以。实时同步延迟不超过0.001秒。”
“好。”他接着问,“能不能预测下一次切换的相位,并提前告诉即将接入的设备?”
娜娜停顿了一下,光学镜头微微转动。
“理论可行。需建立双向通信协议,在设备接入前完成相位校准握手。”
“那就搞。”陈浩一巴掌拍在桌上,“别让它们见面就打架。”
苏珊立刻坐回操作位:“我可以改写接入控制程序,加个预检流程。设备上线前先报备自己的耐受范围,系统自动调整输出相位。”
“成本高不高?”卡尔问。
“不用动电源核心。”她说,“只加一层调度逻辑,跟红绿灯差不多。车来了,先看看是什么车型,再决定放不放行。”
“那就行。”卡尔松了口气,“要是改电源结构,咱们又得从头算。”
陈浩走到主控台前,打开总设备列表。四十七台,全红着。
“先挑三台试。”他说,“一台照明,一台供氧,一个数据节点。都是关键系统,出了事谁都兜不住。”
“我来调照明参数。”苏珊已经开始敲代码。
“我把供氧系统的接入协议重写。”卡尔挪到另一台终端前,动作慢但稳。
娜娜的机体发出轻微嗡鸣,开始生成新的通信模板。
陈浩没坐下,来回走着看两边进度。他嘴里叼着笔帽,腮帮子一鼓一鼓。
半小时后,第一版校准程序上传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