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再次实验,成果初步显现

第五十秒,系统进入长效运行模式。仪器面板亮起绿色长灯,表示无故障持续工作。

“六十秒到了。”苏珊读出最终数据,“信号强度提升47%,覆盖半径8.3公里,误码率稳定在0.02%以内。”

没人鼓掌。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嘴角动了动,最后只是呼出一口气。

“成了?”卡尔问。

“初步成了。”陈浩纠正他,“设备没崩,数据达标,但这只是第一次稳定输出。还得看能不能重复。”

“可以重复。”娜娜说,“所有参数已存档,流程可复现。”

苏珊开始导出数据集:“我要拆解每一帧信号变化节点,确认有没有隐藏抖动。”

“干得细点。”陈浩说,“这次成功可能是运气,也可能真是改对了地方。我们要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起了作用。”

卡尔低头检查打印出来的波形对比图:“天线和调制模块的匹配度明显改善,但电源管理策略的变化也不能忽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就全列出来。”陈浩拿起记号笔走向白板,“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哪些可能被误判为有效但实际上无关。咱们一个个排除。”

他写下第一项:**元件风险分级**。

第二项:**调制算法更新**。

第三项:**天线增益调整**。

第四项:**供电负载动态分配**。

“四个变量。”他说,“下次实验,我们只动一个,其他全锁死。”

“工作量不小。”卡尔说。

“总比瞎撞强。”陈浩回头看他,“以前我们换个件就像扔骰子,现在至少知道骰子有几个面。”

苏珊合上笔记本:“我写个脚本,自动记录每次变更后的核心指标变化。”

“加上版本号。”陈浩补充,“V1.0失败,V2.0初步成功,下次是V2.1,只调天线角度。”

娜娜已经开始整理后台日志:“我可以为每次实验生成独立报告,包含环境参数、元件状态、系统响应全过程。”

“听着像考试答卷。”卡尔笑了。

“就是答卷。”陈浩说,“以前我们交白卷,现在至少能写满。”

他转身看屏幕,波形图仍在跳动,绿色线条平直而坚定。

“下一步呢?”苏珊问。

“继续测。”陈浩说,“这次是八十三秒。”

“不是说好六十秒?”

“既然六十秒没问题。”陈浩咧嘴,“那就看看八十三秒会不会出事。”

“为什么是八十三?”卡尔皱眉。

“随机选的。”陈浩耸肩,“总得有个数,又不能太整,显得我们真懂规律似的。”

苏珊笑出声:“你这是用玄学对抗科学。”

“不。”陈浩摇头,“我是用实践对抗瞎猜。”

娜娜接入新的测试任务:“设定运行时长83秒,参数锁定当前配置,是否立即启动?”

“等一下。”陈浩说。

他走到角落的工具柜前,打开最下层抽屉,翻出一块旧电路板。上面贴着标签:**初代通信阵列残片**。

他拿回来放在桌上。

“就让它看着。”他说,“要是这次也成了,我就把它挂墙上。”

“当纪念?”苏珊问。

“当警告。”陈浩说,“提醒我们别忘了是从哪儿摔下来的。”

娜娜启动倒计时。

30、29、28……

数字往下跳。

陈浩盯着屏幕,手搭在桌边。

苏珊双手悬在键盘上方。

卡尔扶了扶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