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句。”陈浩凑过去,“——别信直觉,信数据。”
娜娜补充:
**直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至少能告诉你为什么会崩溃。**
“够刻薄。”卡尔说。
“事实如此。”娜娜说。
接下来的两小时,他们又跑了四轮测试,分别验证不同时间段的可重复性。每一次都按流程走,每一次都记录完整。V2.1a的表现始终保持一致,误差范围控制在1%以内。
“这才是科学。”陈浩靠在椅子上,“以前我们是撞对了就喊牛逼,撞错了就说运气差。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知道牛逼在哪,也知道运气差的时候该查谁。”
苏珊合上笔记本:“明天可以让其他人试试。”
“谁?”卡尔问。
“李岩班次的人。”她说,“让他们照着指南操作,看看能不能独立跑通一次。”
“要是他们搞砸了呢?”卡尔说。
“那就说明指南写得不够清楚。”陈浩说,“或者我们还没真正搞懂这件事。”
娜娜完成了最终报告输出。封面标题为:
《通信系统优化操作指引V1.0》
下方有一行小字:
**献给所有试图靠蒙来调试设备的人。**
“这句别印出来。”陈浩说。
“已存入内部注释。”娜娜说,“仅限开发者查看。”
夜渐深,实验室灯光未灭。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手里握着记号笔,目光停留在白板上的流程图上。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但他不觉得累。失败的时候他想躺平,成功的时候反而清醒。
苏珊坐在副操作位,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等待输入下一轮测试指令。
卡尔蹲在设备柜旁检查线路温度,探头伸进机箱底部,用测温枪逐一扫描接口。他直起身,点头示意:“散热正常。”
娜娜的机械臂仍在主机端口,数据归档进度条走到98%。她的光学镜头频闪,表示正在进行最后的校验。
陈浩转头看屏幕,波形图平稳延伸,绿色线条笔直向前。
“准备第四次实验。”他说,“这次我们试试降低功耗,看看能不能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省点电。”
“又要改?”苏珊问。
“不是改。”他说,“是继续。”
他拿起记号笔,在白板新增一行:
**目标:稳定 + 高效**
笔尖划过白板,发出短促的摩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