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的机械臂轻移,连接进资料库端口。“我已接入地球及殖民地农业机械全谱系数据库,涵盖三千七百二十六种耕作与收割设备型号。可根据本地环境参数进行适应性重构,建议立即启动农具设计项目。”
“你早想好了?”陈浩挑眉。
“我在上一轮数据分析时已识别出农业生产瓶颈。”她说,“只是此前未被列为优先事项。”
苏珊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记录板。“如果真要干,我这边可以暂停通信协议升级的日志整理,先把种植数据归类出来,方便你们参考。”
“我也行。”卡尔把测温枪放回工具架,“虽然不懂种地,但组装调试我还是熟的。只要别让我画图就行。”
“那就定了。”陈浩环视一圈,“从今天起,农具研发列为重点任务,A级优先。娜娜牵头设计,苏珊负责提供作物与土壤数据支持,卡尔配合后续原型测试准备。我……负责催进度。”
“你还挺会分工。”苏珊笑了一声。
“领导的艺术就是,自己不动手,别人还得觉得有他在才安心。”陈浩咧嘴。
屋里的气氛松了些。刚才那种被现实泼冷水的感觉还在,但至少有了方向。
娜娜已经开始筛选机型。“初步考虑采用复合杠杆驱动式耕作单元,搭配低损切割收割机构。前者可适应高黏度土壤,后者减少根茎类作物采收损伤。”
“听着挺专业。”卡尔说,“能不能说得通俗点?”
“就是犁地的时候省力,收菜的时候少烂根。”陈浩翻译。
“这个我能听懂。”卡尔点头。
“另外建议增加模块化接口。”娜娜继续说,“便于后期扩展喷灌、施肥等功能组件,实现多用途集成。”
苏珊记下要点。“我回头把三种主栽作物的根系分布图、成熟周期和土壤偏好整理出来,你那边好做匹配。”
“还有光照数据。”陈浩提醒,“咱们这地方白天长黑夜短,植物生长节律肯定和地球上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纳入变量范围。”娜娜回应。
陈浩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以前总觉得高科技才是出路,结果现在最急的居然是怎么把地种好。”
“生存从来都不是高科技问题。”苏珊说,“而是基础循环能不能转起来。”
“说得对。”他坐直身子,“咱们脑袋上的天线越架越高,脚下的地却快养不活人了。再这么下去,信号传得再远,也只能告诉别人——这儿有一群饿死的聪明人。”
屋里安静了一瞬,然后爆发出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