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内门云深

流云舟缓缓降下,如同灵巧的飞鸟,精准地停泊在一条悬浮于云雾之间、由整块青玉铺就的栈道尽头。舟门无声滑开,一股远比青玄湖畔精纯浓郁数倍、几乎化为实质的灵气,混合着淡淡的千年檀香与百草清气,如同温暖的潮水般扑面而来,瞬间浸润了叶秋的四肢百骸,令他因长途跋涉而略显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叶师侄,我们到了。此处便是内门核心区域,‘碧波峰’山腰。您的洞府‘听涛小筑’,还需沿此栈道前行一段。”王师叔率先步下飞舟,态度依旧恭敬,但言语间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与小心翼翼。眼前这仙家景象——峰峦叠翠,流泉飞瀑,亭台楼阁掩映于灵雾之中,与他记忆中那个将叶秋从东域边陲带回时所见到的尘土飞扬的边陲小镇,形成了过于强烈的、近乎梦幻的对比。而这一切剧变的中心,正是身后这个年仅五岁、怀抱异卵、神色平静得可怕的孩童。

叶秋抱着那枚散发着温润碧光的玄龟卵,稳步踏下飞舟。脚踩在铭刻着繁复防滑、聚灵符文的青玉栈道上,发出清脆而沉稳的回响。他举目环视,神识如同无形的触须,悄然向四周蔓延。

但见群峰竞秀,直插云霄,灵禽异兽隐现于林泉之间。无数精巧绝伦的宫殿、洞府依山势而建,或悬于峭壁,或隐于深谷,鳞次栉比,灵光闪烁,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构成一幅恢弘壮丽的仙家画卷。天空中,各色剑光、飞行法器拖曳着绚丽的灵尾,如同流星般划过,那是内门弟子与执事们在往来穿梭,彰显着此地的繁华与活力。

更让叶秋在意的是此地的“能量环境”。这里的灵气不仅浓度极高,其“秩序性”与“纯净度”也远非杂役谷可比。灵气粒子活跃而稳定,金、木、水、火、土等各种属性灵气分布相对均衡,流转有序,如同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生态循环系统,对于他这种需要平衡汲取多种属性灵气的“四修合一”者而言,无疑是绝佳的“培养基”。空气中弥漫的天地规则之力也似乎更加清晰、更容易被感知和解析,仿佛此地的空间结构本身就更加贴近“道”的本源,是一个更高级的“观测平台”和“实验场”。

“环境参数扫描完成:灵气平均浓度提升百分之四百三十七,灵气粒子纯净度提升百分之二百一十五,规则显化清晰度提升约百分之三十五。环境稳定性:高。综合评估:符合高阶‘可控实验环境’标准,优于青玄湖畔临时据点。”叶秋的识海中,冰冷而精确的数据迅速生成。

王师叔在前引路,沿着蜿蜒向上、时而穿过云雾、时而横跨溪涧的青玉栈道前行。途中,不时遇到其他内门弟子。这些弟子大多气宇轩昂,修为最低也是练气中期,见到王师叔这位筑基期执事,大多会停下脚步,客气地行礼问候。然而,当他们目光落在王师叔身后那个抱着灵卵、身着内门服饰、面容稚嫩却气息沉凝的叶秋身上时,眼神中则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审视、探究,甚至是一丝难以理解的质疑与隐隐的排斥。

一个五岁孩童,修为看似仅练气三层,却身着内门青袍,由一位筑基执事亲自引路,怀中还抱着一枚明显非同凡响、灵光盎然的兽卵……这组合在内门这片精英汇聚之地,显得格外扎眼,甚至有些……不合规矩。

“王师叔,有礼了。”一个略带倨傲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位身着华贵锦袍、腰佩灵玉、气息已达练气后期的青年修士停下脚步,目光如电,毫不客气地扫过叶秋,尤其在感知到叶秋那“浅薄”的灵力波动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诮,“这位师弟……面生得很啊?不知是哪位长老新收的高徒,竟能劳烦王师叔亲自引路?”

他的话语看似客气,实则带着浓浓的试探与一丝居高临下的意味。周围几个同行的弟子也停下脚步,抱臂旁观,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

王师叔面色不变,但语气却带上了一丝慎重,甚至隐隐有一丝维护之意:“李师侄,这位是叶秋叶师侄,新晋内门弟子,宗主特批,入住前方‘听涛小筑’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