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献宝闹剧与网红之忧

首先,人流量过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真正想来吃饭的食客的体验。吵闹、拥挤、等待时间长。 其次,过度曝光带来了风险。已经有一些较真的历史爱好者和学者开始注意到苏东坡,对他的知识渊博和言谈举止感到惊讶和疑惑,甚至有人私下询问姜小勺是从哪里请来的这位“高人”,演技如此了得?姜小勺只能含糊其辞地说是“远房亲戚”、“国学爱好者”,搪塞过去。 再者,树大招风。时味居的突然爆火(以这种奇怪的方式),也引来了同行的更多关注和嫉妒。隔壁几家餐馆的老板看这边的眼神都已经不对了。

姜小勺担心,再这样下去,迟早会惹出大麻烦。万一苏东坡的身份引起怀疑,或者被什么机构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想办法降温,把经营重心拉回到菜品本身上来。

但这谈何容易?三个菌泥大爷还在躺尸,菜品质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巅峰水平。而苏东坡的吸引力又太强,直接限制他活动似乎也不近人情,毕竟他帮店里渡过了难关,而且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姜小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天晚上打烊后,姜小勺看着依旧人头攒动(来围观苏东坡下班)的店外,叹了口气,对正在兴致勃勃清点今日“题词收获”(一堆小礼物和合影请求)的苏东坡说:“苏先生,您看…咱们店现在这人气,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苏东坡捻着一支粉丝送的现代钢笔,笑道:“过?何过之有?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众人皆因美食与文章而来,此乃雅事,当浮一大白!”

姜小勺苦笑:“雅是雅,可咱们毕竟是饭店,首要还是吃饭。现在大家都冲着您来,后厨压力大,菜品跟不上,长久下去,怕是会砸了招牌啊。而且…您不觉得,关注您的人有点太多了吗?我怕…”

苏东坡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姜小勺的担忧。他放下钢笔,沉吟片刻,道:“小勺掌柜所虑,不无道理。确是喧宾夺主了。且这万众瞩目之下,吾这身份,也确实易生事端。”

他叹了口气,有些遗憾地看着外面依旧不肯散去的人群:“只是…与众人交谈,甚是有趣,仿佛又回到了昔年西湖畔,与友人唱和之时…”

姜小勺理解他的心情,想了想,提议道:“苏先生,您看这样行不行?以后咱们限定一下您‘会客’的时间和方式。比如,每天只固定一个时段接受题词和闲聊,其他时间您就在后院休息或者帮我研究菜谱?咱们也得吊吊胃口不是?而且,得想办法把客人的注意力,慢慢引回咱们的菜本身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东坡闻言,眼睛一亮:“哦?吊胃口?此计甚妙!正所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至于将注意力引回菜品…嗯,吾可于题词闲聊时,多夸赞咱家菜肴之妙,如何?”

姜小勺点头:“这是个办法!但最终还得靠菜品自己说话。我得尽快想办法让后厨那三个家伙恢复过来才行。”

两人正商量着,姜小勺的手机响了,是房东打来的。

房东的语气十分热情,甚至带着点谄媚:“喂?小勺啊!最近生意火爆啊!我在网上都看到你们店了!那个古代大叔厉害啊!你看…下个季度的租金…”

姜小勺心里一沉,知道该来的还是要来。生意一火,房东就要涨租金了。

他应付了几句,挂了电话,脸色更加凝重。

“怎么了?”苏东坡问。

“房东要涨租金了。”姜小勺叹了口气,“而且看这势头,恐怕不会少。咱们要是光靠您现在这样吸引人流,但菜品跟不上,人均消费不高,最后恐怕赚的还不够交租金的。”

压力,从各个方面袭来。网红的热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流量,也能带来麻烦和成本。

时味居的现代生存战,进入了新的、更加复杂的阶段。而北宋的童贯,也在为他的“辣味权力”之路的受挫而苦闷不已。

时空的两端,同时感到了烦恼。而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隐隐指向了那神秘而霸道的——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