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蔓支付给“中间人-老傅”的高额查询费用如同泥牛入海,几天过去,没有任何回音。那个加密聊天窗口始终沉寂着,仿佛对方从未存在过。这种反常的寂静,反而让王蔓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老傅”在圈内以效率和高成功率着称,这次迟迟没有反馈,只能说明两种可能:要么目标简单到不值一提,要么…复杂到连“老傅”都感到棘手,甚至不敢轻易触碰。
她更倾向于后者。那位“林先生”温和表象下的神秘感,以及“星尘监管”展现出的诡异能量,都指向其背后绝不简单。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主动联系“老傅”,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另一条线索——兰心画廊和那个风格诡异的画家张锐。
得益于之前U盘节点短暂接入时捕获的网络活动记录,“新巢”这边的耗子也同步加强了对“兰心画廊”及张锐的监控。然而,画廊本身的安防系统颇为老旧,并未接入太多联网设备,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张锐此人更是像个透明人,社交媒体几乎停更,银行流水简单到只有画廊支付的微薄稿费和几笔小额生活支出,深居简出,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
“这家伙活得像个苦行僧,除了画画,好像没别的爱好。”耗子挠着头,“他的作品风格那么阴间,本人却这么无趣,真矛盾。”
林灿看着张锐那寥寥无几的资料,目光却落在其中一条不起眼的记录上——张锐每隔两三个月,会定期向一个境外(瑞士)的某个基金会账户支付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数额不大,但极其规律。
“查这个基金会。”林灿道。 “查了,”耗子脸色变得有些古怪,“‘卡文迪许罕见病研究基金会’。注册地瑞士,名义上致力于资助某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但…深挖下去发现,这个基金会接收的捐款来源复杂,资金流向成谜,而且似乎与几家有军工和航天背景的离岸空壳公司有若隐若现的联系。”
罕见病研究?军工航天?这组合透着一股诡异。张锐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定期给这么一个基金会捐款?这本身就不合理。
“继续挖这个基金会的底,还有它和那些空壳公司的关系。”林灿感觉摸到了一条奇怪的线头。
与此同时,王蔓那边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查到了一些关于张锐的不同寻常之处。她的一位藏家朋友无意中提起,张锐的作品虽然在国内市场反响平平,但在欧洲某个极小众、极其隐秘的收藏圈子里,却被炒到了惊人的高价,而且买家身份都十分神秘,从不公开露面。
“他的画…据说带有某种‘特殊的频率’或者说‘能量场’,能引起特定人群的…共鸣。”那位藏家朋友说得玄之又玄,“当然,这都是圈内瞎传的,当不得真。不过他的画最近价格确实涨得有点邪乎。”
特殊的频率?能量场?共鸣? 王蔓立刻联想到了“林先生”在画展上对那幅《深渊回响》的格外关注。这难道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