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九几人连忙应下,眼里没了先前的看热闹的兴奋,多了几分认真 —— 他们也知道,此刻不是胡闹的时候,若真出了踩踏事故,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行人分工明确,很快朝着不同方向行动,而平康坊外的人流,也在衙门差役的疏导下,缓缓朝着朱雀大街的方向移动。
一个时辰后,平康坊人流终于在衙役与民兵的疏导下安定下来 —— 近五千人顺着街道两侧的青石板列阵站定,有的学子还攥着皱巴巴的诗稿,有的商贩干脆把货担搁在路边,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赶路的疲惫,不少人靠着树干、扶着墙,悄悄坐了下来,连喧闹声都弱了些。
文渊站在街心的一辆马车上,见众人神色倦怠,当即对身旁的民兵队长吩咐:“让大家都坐下歇着吧,不用拘谨。”
民兵们高声传令,话音刚落,原本还强撑着的人们纷纷放松下来,或盘腿坐于青石板,或倚着街边的杨柳树,街道上很快响起细碎的交谈声,却没了先前的混乱。
可没等片刻,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 近处的人能清晰看见文渊,远处的人却只能踮着脚张望,有人看不见便忍不住站起身,你站我也站,原本整齐的队伍瞬间乱了阵脚,几声争执声已隐隐传来。
文渊眉头微蹙,随即招来十几个嗓门洪亮的民兵,让他们分散站在街道两侧的高台上,朗声道:“各位稍安勿躁!都各回原位坐好,稍后自有办法把人送到各位近前!” 这话像颗定心丸,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笑一声 —— 听这意思,文渊倒像是早有准备。
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站着的人也陆续坐下,目光齐刷刷投向街心,满是好奇:他到底要怎么 “把人送到眼前”?
文渊也不啰嗦,转身登上一辆早已备好的马车。马车由两匹白马拉着,缓缓在街心行驶,他接过侍从递来的铜喇叭筒,对准嘴边,声音透过喇叭扩散开来,带着几分自嘲的笑意:“各位朋友,别再往前挤啦 —— 你们要见的人,就是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怕是要让大伙儿失望了!”
他顿了顿,故意拖长语调:“既没长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道骨仙风,非要算的话,倒还有几分‘道貌岸然’的样子,诸位可别觉得亏了!”
话音刚落,事前安排好的十几个大嗓门民兵便跟着齐声复述,把他的话一字不落地传到街道两端。朱雀大街上瞬间爆发出一片笑声 —— 有的学子笑得直拍大腿,觉得这文渊公子竟如此接地气;有的老儒捋着胡须,摇头失笑,眼里却没了先前的拘谨;连街边维持秩序的衙役,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马车缓缓前行,文渊扶着车辕,看着满街的笑脸,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 这第一步,总算是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