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气分阴阳

昆仑山的雪,比别处更冷,落在脸上像细小的冰碴。赵康站在朱武连环庄后方的悬崖边,望着下方云雾缭绕的深谷,眉头微微蹙起。

这里便是记忆中张无忌发现九阳真经的地方。悬崖陡峭如削,壁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偶尔有几株倔强的灌木从石缝中探出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沿着崖边缓缓行走,目光仔细扫视着每一寸岩壁。按照书中的描述,那处藏有九阳真经的平台应该就在这附近,可放眼望去,除了冰与石,什么都没有。

“或许是我记错了位置?”赵康喃喃自语。他毕竟只是凭着模糊的记忆寻找,昆仑山脉如此广阔,记错一处细节也不足为奇。

他试着放出一丝真气,探向悬崖下方。真气如细线般穿过云雾,触碰到的却是坚硬的岩石和冰冷的积雪,没有任何异常。纳虚葫在丹田内轻轻颤动,似乎也在感应着什么,却始终没有传来期待中的波动。

“罢了。”赵康叹了口气,停下脚步。他本就没抱太大希望,九阳真经与张无忌的缘分早已注定,强求不来。更何况,他现在已有一阳指精要在手,又有纳虚葫辅助,修炼之路已然顺畅,不必再执着于这本经书。

只是,那只守护经书的白猿,终究是个活物。茫茫昆仑,想寻一只猿猴,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转身往回走,脚步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寒风卷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思绪。

刚才放出真气探查时,他隐约感觉到一丝异样——丹田内的真气,似乎比以往更加活跃了。

回到临时栖身的山洞,赵康立刻盘膝坐下,内视丹田。

纳虚葫静静悬浮,灵液依旧是那淡淡的琉璃色,流转间却仿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在交织。一种炽热如火焰,带着葵花真气的锋锐;一种温润如流水,带着太极心法的圆融。这两种气息并非相互排斥,反而像阴阳鱼一般,缠绕往复,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

“这是……阴阳二气?”赵康心中大震。

上一世,他的真气虽经纳虚葫淬炼,却始终以葵花真气为主,刚猛迅疾,缺乏阴柔之韵。直到最后突破先天,灵魂升华时,才隐约触碰到阴阳交融的门槛,却来不及细究便已身陨。

没想到这一世,借着纳虚葫的孕养,加上峨眉佛道典籍的熏陶,竟在不知不觉中,让真气生出了阴阳二性!

他试着引导真气在经脉中运转。炽热的阳气行至左手,指尖顿时传来灼烧般的暖意;温润的阴气行至右手,又生出沁人心脾的清凉。当双掌相对,阴阳二气交汇的刹那,竟迸发出一股柔和却磅礴的力量,让整个山洞都微微震颤。

“原来如此……”赵康恍然大悟。

风清扬与东方不败论道时,曾提及“武道源于练气士”,说上古练气士能沟通天地,呼风唤雨,靠的便是对“气”的极致掌控。那时他只当是传说,如今才明白,所谓的“气”,并非简单的内力,而是蕴含着阴阳、五行等天地至理的本源能量。

他的真气能分化阴阳,正是因为纳虚葫融合了上一世全身精华——那里既有吸星大法吸纳的驳杂内力,又有葵花宝典的至阳真气,更有突破先天时的灵魂淬炼。这些精华在葫芦中交融、沉淀,最终化为阴阳相济的本源,这一世融入新的身体,才会有如此玄妙的变化。

“这才是真正的‘底蕴’啊。”赵康心中感慨。上一世他追求功力深厚,却忽略了真气的本质;这一世从基础打起,反倒触碰到了武道的根源。

他拿出那本《一阳指精要》,借着洞外透进来的微光翻阅。一阳指以“纯阳”着称,讲究将内力凝聚于指尖,发出刚猛无俦的指力。若是以往,他修炼此功或许会与自身真气冲突,但现在,他的阳气足以支撑一阳指的运转,阴气又能中和其刚烈,简直是天作之合。

“试试。”

赵康凝神静气,按照精要中的记载,引导丹田内的阳气向右手食指汇聚。起初还有些滞涩,毕竟是初次尝试,可随着阴阳二气缓缓调和,阳气越来越精纯,指尖渐渐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他对着洞壁轻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