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围观的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赵少侠好功夫!”
“为民除害了!”
赵康翻身上马,没有停留,策马离去。他知道,经此一事,“峨眉赵康”的名声,又会响亮几分。
接下来的路,越发印证了他的猜测。
在洛阳,丐帮分舵的舵主亲自出城迎接,奉上好酒好菜,一口一个“赵兄弟”,言语间满是拉拢之意;在淮南,遇到几个明教教徒,虽未动手,却也对他虎视眈眈,显然是忌惮他的名声;甚至有元兵的将领想招揽他,许以高官厚禄,被他断然拒绝。
江湖就是这样现实。你的拳头硬了,地位高了,自然有人敬畏,有人拉拢,有人算计。赵康一路小心翼翼,凭借着高超的武功和老道人给的舆图,避开了数次危机,也顺利联络上了丐帮、昆仑、崆峒等几个门派的掌门,约定共同抗元。
这日,他来到嵩山附近。按照舆图所示,这里有一条隐秘的山道,可以直达武当。
刚走进山道,就听到前方传来打斗声。赵康心中一动,催马向前。
只见十几个元兵正围攻一个身穿道袍的年轻人,那年轻人虽身手不错,却寡不敌众,身上已添了数处伤口,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是武当弟子!”赵康认出了对方道袍上的标志,立刻拔刀相助。
他的介入,瞬间扭转了战局。铁剑如练,指力如电,不过片刻功夫,元兵便被斩杀殆尽。
“多谢少侠相救!”那武当弟子捂着伤口,拱手道谢,“在下武当莫声谷。”
“峨眉赵康。”
莫声谷眼睛一亮:“原来是赵师兄!家师和师兄们常提起你,说你火烧乐山粮仓,智退元兵,真是年少英雄!”
赵康笑了笑:“莫师兄过奖了。我正要去武当拜访宋大侠,正好同行。”
两人结伴而行,一路闲聊。莫声谷告诉赵康,武当上下对他极为推崇,尤其是宋远桥,常说他“有勇有谋,是江湖的未来”。
赵康心中感慨。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一世只想安稳度日,最终却还是走上了与上一世相似的路,名动江湖,被人寄予厚望。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奇妙之处。你想躲,却偏偏躲不开;你不愿争,却总有东西推着你向前。
行至武当山脚,宋远桥已带着俞莲舟、张松溪等弟子在山下等候。见赵康到来,宋远桥快步上前,拱手笑道:“赵贤弟,一路辛苦了!”
“宋大侠客气了。”赵康连忙回礼。
看着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武当首徒,再想想峨眉那位刚烈的灭绝师太,赵康忽然明白,江湖的现实,不仅在于强弱尊卑,更在于那份跨越门派的情谊与担当。
他的地位高了,名气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
因为他知道,这江湖虽现实,却也有热血与道义;这乱世虽残酷,却也有值得守护的东西。
他勒紧缰绳,跟着宋远桥向武当山走去。山路蜿蜒,云雾缭绕,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的脚步,却异常坚定。
属于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