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的春水裹挟着融雪,奔涌向东。数百艘战船列成方阵,帆影蔽日,船头的“赵”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康立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两岸峭壁如削的夔门,手中摩挲着一块从元兵将领身上缴获的狼头令牌——那是他出川的第一份“贺礼”。
“将军,过了夔门,就是巫峡,再往东行百里,便是荆州地界。”水师统领周平指着前方水道,声音里带着兴奋,“咱们的‘蛟龙舰’吃水浅、速度快,元兵的老旧战船根本追不上!”
赵康点头。这支水师是他花了三年时间打造的精锐,战船用灵液浸泡过的硬木打造,船板坚硬如铁;水兵多是川中渔民出身,熟悉水性,再配上改良的床弩与震天雷,足以在长江水道横行无阻。比起陆路出川的艰难,走水路确实是一步妙棋——武侠世界的河道虽多险滩,却少了元兵重兵把守的关隘,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船队行至巫峡中段,忽然有哨船回报:“前方发现元兵水师,约有百艘战船,正在江面巡逻!”
周平眼神一凛,拔刀喝道:“传令下去,左队绕后,右队掩护,中军随我正面冲击!”
赵康却按住他的手,目光落在远处江面的薄雾上:“不必硬拼。让‘蛟龙舰’冲阵,床弩对准他们的桅杆,震天雷留着对付旗舰。”
数艘体型狭长的“蛟龙舰”应声而出,船速快如离弦之箭,床弩发出的铁箭带着呼啸,精准地射断了元兵战船的桅杆。元兵顿时阵脚大乱,没等他们重整队形,震天雷已如雨点般砸来,爆炸声在峡谷间回荡,浓烟滚滚。
“抓活的!”赵康一声令下,水兵们驾着小船冲锋,将落水的元兵一一擒获。这些俘虏中,有不少是被逼入伍的汉人,赵康让人挑出精壮者编入水师,其余的则押往后方屯田——这是他惯用的手段,既补充了兵力,又削弱了敌人。
船队一路东行,势如破竹。荆州守将听闻赵康水师将至,竟不战而逃,只留下一座空城。赵康率军入城时,百姓们起初躲在门后不敢露面,直到看到士兵们秋毫无犯,还将没收的地主粮仓打开放粮,才渐渐走出家门,焚香迎接。
“打土豪,分田地!”士兵们沿街高喊,声音洪亮。这是赵康定下的口号,简单直接,却最能打动流离失所的百姓。荆州的地主豪强们早已闻风而逃,留下的土地、房屋被一一登记,按人口分给流民,瞬间便稳住了民心。
“将军,明教的杨逍派人来了,说想与您会面。”王虎走进府衙,手里拿着一封火漆密信。
赵康拆开信,眉头微挑。信中说杨逍愿率明教江南分舵归顺,只求保留教众编制。“明教?”他冷笑一声,“当年在川中,他们可没少给我添乱。”
“要不要……”王虎做了个“杀”的手势。
“不急。”赵康将信放下,“让杨逍来见我。若他真心归顺,便收编其部,打散编入各营;若有二心,正好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