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铁骑初成

南京城的雨,总带着江南特有的缠绵。赵康坐在书房里,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指尖划过案上的《九阴真经》残篇。烛光下,那些记载着“摧心掌”“白蟒鞭法”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透着一股阴寒之气,却在他运转太极心法时,被识海中的太极图缓缓磨去戾气,化作一缕缕平和的内息。

“将军,这《九阴真经》确实诡异。”周芷若端来一碗姜汤,轻声道,“昨日我试着练了半招‘手挥五弦’,只觉得内力翻涌,若非及时用峨眉心法压制,怕是要走火入魔。”她如今已有三月身孕,眉宇间带着孕后的娇憨,却依旧不改沉稳。

赵康接过姜汤,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残篇带来的阴寒:“这功法本就霸道,若是没有调和之法,强行修炼只会伤及自身。”他将残篇合上,“不过其中的‘易筋锻骨篇’倒是有用,你拿去参详,对稳固胎气或许有裨益。”

周芷若接过残篇,指尖在“易筋锻骨”四个字上轻轻摩挲。这些日子,她跟着赵康一同研读典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知循规蹈矩的峨眉弟子。郭襄祖师留下的藏书里,不仅有五绝传承,还有不少杂记,记载着江湖秘闻、行军布阵之法,甚至还有几页关于“火药”的残稿。

“你看这个。”周芷若取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朱砂画着一个粗糙的图纸,旁边写着“霹雳弹”的字样,“这是从《襄阳守城录》里找到的,说是当年郭靖大侠守城时用过的火器,威力虽不及将军的震天雷,却比寻常火药更稳定。”

赵康眼前一亮。他一直苦于铁器质量不足,无法造出精良火枪,这“霹雳弹”的配方若能改良,或许能成为克制骑兵的利器。“让军械坊的张匠头来一趟。”他对门外的随从道,“带上所有火药匠人。”

不多时,张匠头带着几个匠人匆匆赶来,见到图纸时,眼睛都亮了:“将军,这配方里加了硫磺和硝石,还有‘桐油调和’的法子,比咱们现在用的震天雷更不易受潮!”

“能造出来吗?”赵康问道。

张匠头摩挲着图纸,沉吟道:“材料都有,只是这‘配比’得慢慢试。若是能成,威力至少能提升三成,还能做得更小,方便骑兵携带。”

“给你们一个月时间。”赵康道,“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灵液坊那边也会配合你们试验。”

匠人谢恩离去后,周芷若笑道:“没想到郭襄祖师连这个都记下来了,真是心细如发。”

“她是想给后人留条活路。”赵康望着窗外的雨幕,“襄阳城破时,她未必没想过,总有一天汉人会重新拿起武器,这些守城的法子,便成了救命的稻草。”他忽然想起那些被法卫押往灵液坊的罪犯,心中掠过一丝复杂——郭襄祖师的仁厚,与他的铁腕,究竟谁更能护佑苍生?

这个念头刚起,便被他压了下去。乱世之中,仁厚需有锋芒,否则便是妇人之仁。他将《襄阳守城录》收好,转而看向骑兵营的训练日志。

“王虎说,骑兵营的‘具装甲骑’已练成五百骑,今日雨停后要在校场演练。”周芷若轻声道,“要不要去看看?”

赵康点头。具装甲骑是他对抗王保保铁骑的底气——战马披着重甲,骑士手持长矛,冲锋时如同一道钢铁洪流,寻常步兵根本无法抵挡。这些战马都是用灵液稀释水喂养的良种,耐力与爆发力远超寻常马匹,只是训练起来耗费极大,半年才练成五百骑。

雨停时,校场上的积水还未退去。五百名骑士身披铁甲,跨坐在高大的战马上,队列整齐如刀切。王虎手持令旗,一声令下,铁甲摩擦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沉闷的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