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粮足民安

“果然可行。”赵康走到湖边,看着灵液的量比之前多了近一倍,心中却无多少喜悦。这种利用尸体获取力量的方式,终究有违人道。

“罢了,只此一次。”他喃喃道,“以后,还是用灵液培育粮种,救治百姓吧。”

他从湖中取出一滴灵液,滴在空间里种植的红薯上。只见红薯藤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结出的块茎比外面的大了一圈,灵气逼人。

赵康心中一动。若是用这种“灵液红薯”的种子播种,产量岂不是更高?他立刻让人将这些红薯取出,交给农技官培育。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对“圣物葫芦”的传说越发神异,都说新帝是天命所归,连天地都赠予神物相助。赵康对此不置可否,他要的不是神化,是实实在在的丰衣足食。

这年秋收,红薯土豆大获丰收。北方旱地的土豆亩产达一千二百斤,南方山地的红薯亩产更是超过一千五百斤。农户们将多余的粮食晒干储存,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串串红薯干,孩子们拿着烤熟的土豆,笑得合不拢嘴。

“陛下,户部奏报,今年的粮食储备足够全国百姓吃五年。”耶律楚材喜滋滋地禀报,“各地的起义苗头,都因为粮价下跌而自行消散了。”

赵康点头:“很好。下一步,让水师开辟通往吕宋、爪哇的航线,不仅要运粮种,还要把咱们的丝绸、瓷器运出去,换当地的香料、铜矿回来。”

“陛下英明!”

南京的港口越发繁忙,巨大的海船往来穿梭,将华朝的物产运往世界各地,也带回了异域的奇珍。江湖上早已没人谈论倚天屠龙,侠客们要么加入团练,要么回乡务农,连峨眉、武当都改成了书院,教授文武知识。

赵康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望着阶下的群臣,望着殿外的万里晴空,忽然觉得,自己搅动倚天屠龙的世界,或许是对的。没有了神兵利器的纷争,没有了武林门派的仇杀,只有百姓的笑脸,只有日益强盛的国家。

纳虚葫依旧静静地躺在御案上,表面的纹路越发清晰,里面的灵液滋养着更多的粮种与药草。它不再是杀戮的工具,而是守护民生的助力。

至于那些被禁锢的佛门,在失去土地与特权后,反而渐渐回归本心,有些寺庙改成了学堂,有些成了医馆,倒也做了些实事。

赵康知道,治理天下是一条漫长的路,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只要粮食充足,民心安定,再大的风浪也能平稳渡过。而他,将继续走下去,用手中的权柄,用纳虚葫的灵液,用天下百姓的力量,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窗外的阳光洒进殿内,照在“华”字的龙旗上,泛着温暖的光芒。这光芒,属于每一个安居乐业的百姓,也属于这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