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法卫传来消息:铁木真果然在南京城外的一座破庙里与同伙接头,其中有前元的旧将,有不满新律的士族子弟,还有几个被逐出佛门的僧人,他们正在分发从西域带来的“疫毒”,计划趁考生入城时混入人群。
“动手。”赵康的命令简洁有力。
早已埋伏好的法卫一拥而上,破庙里的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制服。铁木真虽拔剑反抗,却被法卫用特制的网兜困住,只能徒劳地嘶吼:“我大元一定会回来的!”
搜出的“疫毒”被当场销毁,为首的几人被押入天牢,其余从犯按《华律》判刑,或流放,或充军。这场潜藏的危机,在爆发前就被彻底扑灭。
消息传开,百姓们对法卫的手段越发敬畏,也对赵康的铁腕赞不绝口。有学子在试卷中写道:“陛下神目如电,奸佞无所遁形,此乃苍生之福。”
赵康看着这份试卷,却没有多少喜悦。他知道,只要华朝与蒙古的对立还在,这样的暗流就不会消失。他需要做的,不仅是镇压,更要从根本上消除仇恨的土壤。
“传朕旨意。”赵康对耶律楚材道,“在漠北设‘归化府’,让归顺的蒙古部落首领担任官员,管理本族事务,但必须学习《华律》,推行中原的农耕技术。凡送子弟入中原学堂学习者,部落免税三年。”
耶律楚材躬身道:“陛下此举,能化解族群隔阂,实乃长治久安之策。”
这年冬天,归化府的第一批蒙古学子抵达南京,穿着中原的儒衫,走进了新建的格物院。他们中有人擅长算学,有人精通畜牧,很快就与中原的学者打成一片,甚至有人提出用中原的水车改良蒙古的灌溉方式。
赵康在格物院召见了这些学子,看着他们用生硬的汉语讨论学问,忽然觉得,所谓的盛世,不仅是粮食满仓、疆域辽阔,更是不同族群能坐在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纳虚葫的空间里,国运莲花越发璀璨,花瓣上代表蒙古部落的光点,渐渐从黯淡转为明亮。赵康知道,这意味着归化政策正在起效,民心正在凝聚。
除夕夜,皇宫里张灯结彩,周芷若、赵敏、杨不悔、小昭、黛绮丝带着安儿,与赵康一起守岁。宫女们端上热腾腾的饺子,里面包着铜钱,谁吃到谁就寓意来年财运亨通。
安儿第一个咬到铜钱,举着小手欢呼,引得众人发笑。赵康看着眼前的景象,杯中酒映着烛火,心中一片安宁。
窗外烟花绽放,照亮了南京城的夜空,也照亮了一个王朝的未来。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暗流,但只要守住本心,以民为本,这盛世就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新的一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