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葫落扬州

离开石龙道场,赵康并未急于离开扬州。他在城南找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宅院,这里远离市井喧嚣,背靠青山,前临碧水,灵气比城中浓郁数倍,正是潜心研究《长生诀》和吸纳灵气的好地方。

宅院不大,却雅致清幽。赵康让人简单修缮了一番,便住了下来。每日清晨,他会坐在院中吸纳朝阳紫气,感受这方世界的灵气运转规律;午后则闭门研究《长生诀》,试图从中窥探广成子的大道真意;傍晚则会来到江边,看着落日余晖洒在水面上,任由纳虚葫缓缓吸收天地间的游离灵气。

他对那两位即将登场的“双龙”徐子陵和寇仲毫无兴趣。在他看来,这两个小混混虽有机缘,却格局太小,一生都在江湖纷争与权力漩涡中挣扎,所谓的“双龙”传奇,不过是被时势推着走的闹剧罢了。

至于没了《长生诀》,这两人的命运会如何?赵康从未想过。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轨迹,少了一个机缘,或许会有另一个变数,与他何干?他如今的重心,唯有修复纳虚葫。

这日午后,赵康再次展开《长生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帛书上,七幅人像仿佛活了过来,在光影中微微晃动。他凝视着第一幅人像,那扭曲的姿态中,竟隐隐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意境,与逍遥御风的“御风而行,顺应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原来如此……”赵康心中微动。《长生诀》的玄妙,不在于具体的招式,而在于引导修炼者感悟天地生机,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这与纳虚葫吸收世界灵气修复自身的道理,竟是相通的。

他尝试着按照人像的姿态盘膝而坐,放空思绪,感受着周围的灵气。院外的江水奔流声,风中的草木摇曳声,甚至地下的虫鸣声,都清晰地传入耳中。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首自然的乐章,引导着天地灵气缓缓涌入他的体内,再通过他的躯体,流入纳虚葫的核心。

葫身的裂痕上,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绿光,修复的速度似乎加快了几分。

赵康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看来,选择大唐世界,果然是对的。这里的灵气,这《长生诀》,都将成为他修复葫芦的助力。

至于扬州城即将到来的风雨,瓦岗军与隋军的征战,乃至日后的天下大乱,都只是窗外的喧嚣。他只需守着这方小院,看着《长生诀》,吸纳着灵气,静待纳虚葫重归圆满的那一天。

江风拂过,带来远处的船歌。赵康合上《长生诀》,望向窗外的青山绿水,眼神平静而悠远。

在这个新的世界,他的修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