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司令员,”两人应道,脸上都带着压力,但也充满了干劲。
除了坦克,另一块“宝”就是那几辆缴获的日本卡车了。虽然破旧,但在缺乏机动能力的八路军眼里,也是了不得的装备,同样被挑选出来的驾驶员苗子,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学习着更复杂的驾驶技术和故障排除。
整个根据地,白天野外拉练。各部队针对战斗暴露出的问题,玩命地训练。老兵带着新兵练拼刺、练射击、练土工作业、练战术配合。干部们则聚在一起研讨战例,复盘得失,争论战术。
夜里也不得清闲,文化教员们点起油灯,教战士们认字、讲解战术条例。刘川特别强调:“不懂文化的军队是蠢军队,将来咱们要有更多大炮、坦克、汽车,不识字,怎么打大兵团战争?”
赵刚则利用一切机会,给战士们做思想动员,讲当前形势,讲为什么而战,激发部队的战斗精神和革命荣誉感。
几天后,一场小规模的战术演习在山谷里展开。进攻方是李云龙的独立团,防守方是丁伟的部队,没有实弹,但气氛却异常紧张。
“爆破组,上,”
“机枪掩护,”
“侧翼,注意侧翼迂回,”
李云龙拿着铁皮喇叭,大呼小叫,指挥部队冲击“敌军”阵地。丁伟则沉着应对,不断调动兵力堵截。
刘川和赵刚,以及各分区干部都在一旁观摩。看到部队战术动作比以前娴熟了不少,协同也有进步,都微微点头。
但演习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步炮协同依然脱节,连排级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不足,演习总结会上,刘川一点情面不留,把问题一个个点出来。
“看到没有?训练场上的毛病,就是战场上的鲜血,还不够,还得练,往死里练,”刘川敲着桌子:“从明天开始,增加夜间训练和复杂地形下的对抗演练,要把鬼子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招数,都在训练场上碰到过,”干部们面色凝重,但都铆足了劲。
训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战士们的皮肤晒得黝黑,军装磨破了又补,但眼神却越来越锐利,动作越来越迅猛。
王铁牛那边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经过反复折腾,又一辆九五式坦克被勉强修复,虽然跑起来哐当乱响,但至少能动了,驾驶员们也渐渐摸到了点门道,能进行简单的队列行驶和战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