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模块化建厂

这些‘积木块’怎么设计?

怎么运输?

尤其是怎么解决超长、超重构件的山区运输难题?

还有,标准化意味着什么?

不同的厂子都能用一样的‘积木’吗?”

面对冯卫国连珠炮似的提问,赵四不慌不忙。

他知道,冯卫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构想的价值,现在需要的是更具说服力的细节。

“冯主任,您问到了关键。”

“这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周密的规划和设计。”

“关于模块的划分和标准化设计,我可以牵头组织技术力量,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们三线厂的实际需求,尽快拿出初步方案。”

“至于运输,”

赵四走到窗前,指着远处蜿蜒险峻的盘山公路,

“这确实是最难的关卡。”

“但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将大型模块在预制时就设计成可以‘分解-组合’的形式,化整为零运输,到现场再快速拼装。”

“还可以专门设计适应山区路况的强化运输车辆和吊装方案。”

“事在人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最后这句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心,感染了在场的人。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冯卫国,等待他的决断。

这个构想太超前了,一旦实施,将彻底改变现有的建设模式,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和困难。

但同时,它也预示着一种革命性的突破,一种可能极大加速三线建设进程的希望。

冯卫国沉默了片刻,大手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响。

“好!赵明同志,你这个构想,我看行!值得一试!”

“你立刻组织人手,成立一个……就叫‘模块化建厂可行性研究小组’,由你牵头,需要什么人、什么资料,直接向我报告!”

“我马上向三线建设总指挥部汇报这个思路!”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战场上才有的决绝:

“咱们906厂,就来做这个模块化建厂的第一个试点!”

“搞成了,给全军、全国的三线建设闯出一条新路来!”

“搞砸了,责任我冯卫国来扛!”

赵四看着冯卫国那坚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激荡。

这不仅是为了解决906厂的建设难题,更是为了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快速高效的工业建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