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为大王贺!”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齐齐躬身,声浪如潮:
“臣等恭贺大王!”
“臣等恭贺大王!”
“臣等恭贺大王!”
…………
嬴政满面红光,朗声道:
“彩!”
“大彩!”
“桓齮未负寡人期望,甚好!”
“廷尉!”
李斯当即出列:“臣在!”
“重赏!”
…………
半月后,赵国宜安城。
“上将军,接旨!”
两名禁军前方,寺人手捧王诏,笑容满面。
“桓齮接旨!”
“谢大王!”
桓齮郑重叩拜。由大将军擢升上将军,乃军中至高荣耀。他心潮澎湃,朝着咸阳方向再拜:
“臣桓齮,谢大王隆恩!”
“此战不破邯郸,誓不还师!”
一旁的蒙恬闻言,心头忽地一紧,似有不祥预感。
待传诏众人离去,桓齮立于帐中,众将纷纷道贺。
“诸位同袍之功,桓齮铭记于心!”
他肃然一揖,随即振臂高呼:
“方才誓言,诸君共鉴——不破邯郸,誓不还师!”
“攻破邯郸,便是灭国之功,大王必有厚赐!”
“现探得赵将李牧已率部回援,明日即至宜安。”
“ ** 迁恨我入骨,必令李牧决战!”
“此乃天赐良机!一鼓作气,歼灭赵军主力,邯郸唾手可得!”
“何人愿为先锋?”
目光如炬,扫视诸将。
李信当即踏前一步:“末将请战!”
“好!”桓齮抚掌大笑。
蒙恬静立不语,眉宇间却凝着一丝疑虑。
麟兄断言与扈辄之战必胜,结果毫无悬念地印证了他的话。
接下来,麟兄又预言李牧不会主动迎战。
他正等待着验证这一判断。
尽管桓齮上将军的分析值得信赖,但在他心中,麟兄的见解似乎更有道理。
赵军真的会选择决战吗?
………………
第4章 全中,无一错漏
次日。
宜安城外一里处,十万大军如潮水般铺展在平原上,缓缓向前推进。
旌旗猎猎,尘土飞扬!
“报!”
“赵军撤退了!”
李信率先锋部队逼近赵军阵地时,赵军竟不战而退,接连后撤!
李信急忙传信禀报桓齮。
“什么?”
桓齮眉头紧锁,赵军不战而退,难道不知此举只会进一步打击己方士气?
他虽然急于建功,但并非鲁莽之人,在未摸清赵军意图前,绝不会贸然全军压上!
若中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李信!”
“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