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伏殿中的传令兵再顾不得礼数,急得抬头望向扶苏。他日夜兼程半月才抵咸阳,若再拖延月余,北疆恐已沦陷!杨将军那决绝的眼神犹在眼前——若援军不至,他宁死不退!
“监国此言……莫非另有良策?”尉缭急问。
他心知与胡人无话可谈,却仍抱着一线希望。
百官目光齐聚扶苏,大殿落针可闻。
众人心中的疑问,恰好被尉缭点破。
陈麟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嘴角微微上扬。
呵,好一个慈悲心肠。
当真是菩萨心肠。
扶苏神色黯然,缓缓开口:两军交战,扶苏虽不通兵法,但身为监国,实在不忍将士们白白牺牲。
我曾研读兵书,深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道理。
王翦立刻会意,正色道:监国,沙场征战难免死伤。将士们保家卫国,马革裹尸亦是荣耀。老臣与杨端和,都愿战死疆场!
监国所引乃《孙子兵法·谋攻篇》,但胡人凶残成性,与我中原世代为仇。此战不同于六国之战,唯有以武力震慑!
说到这里,王翦稍作迟疑,继而斩钉截铁地说:恳请监国切勿优柔寡断!北境危在旦夕,延误一刻,便多一分百姓遭殃!
这番话让王绾等人纷纷颔首。
值此危急存亡之际,确实不能心慈手软。
扶苏长舒一口气,忽然问道:上将军可知胡人为何南下?
王翦沉声答道:无非是塞外苦寒,缺衣少食,难以越冬。
虽然理解胡人的处境,但烧杀掳掠绝非正当理由。作为将领,他对胡人深恶痛绝。据说胡人孩童自幼就被教导视中原人为两脚羊,整个部族都罪无可恕!
这番话让扶苏豁然开朗。
他霍然起身,神采奕奕地说道:上将军!
扶苏既为大秦监国,自当为黎民百姓、三军将士负责!
诸位,我有一策可免此战祸!
稚嫩的声音回荡在大殿,群臣面面相觑,难掩怀疑之色。王绾欲言又止,终究不忍打断。王翦眉头紧锁——化解干戈?谈何容易!
诸位且听!
胡人南下只为求生。他们生于苦寒之地,本是天道不公。若我大秦资助越冬物资,助其渡过难关,战事自然消弭!
世人皆厌战畏死,以诚相待必能感化胡人。若能开创和睦先例,假以时日,两族血仇亦可化解,甚至互通有无!
扶苏目光灼灼,言辞恳切。
大殿之上,百官噤若寒蝉。众臣面面相觑,谁都不曾料到扶苏公子竟会提出这等免战之策!
满朝文武皆垂首屏息,唯恐面上神色被监国瞧了去——此刻他们脸上写满荒谬,却又不敢直言。
胡人何等凶残?视秦民如牲口,此仇不共戴天!
可监国竟说出这般天真的话来......
陈麟唇角微勾。
他早知扶苏会作此言论。
不过无需他亲自驳斥,自有朝臣按捺不住。
王绾胡须颤动:监国此言......
第158章 危邦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