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边陲永靖
传令兵的高喝传入厅内,众将领神情骤变。有人喜形于色,有人眉头紧锁,更有人面露复杂之色。十余名高级将领的反应,竟如庙堂议事般纷呈。
军中规矩时严时松,议兵之时倒不必讲究朝堂礼仪。
内史腾笑道:想必监国闻知武安君全歼十万胡虏,特来颁赏了。
蒙恬却摇头:未必。他想起出征前朝堂上监国的态度。
内史腾一怔。
未及多言,陈麟已淡然道:
传令兵入内行礼:参见武安君,诸位将军。
免礼。陈麟目光落在那卷帛书上,心中已然明了。以扶苏性情,赞成全歼胡人反倒奇怪。不过自他率铁骑歼灭十万胡兵那刻起,军中威望已如铁甲护身,虽无形却坚不可摧。
传令兵正欲呈上诏书,陈麟抬手道:当众宣读便是。
监国诏曰——传令兵略顿,众将齐齐拱手。唯陈麟安坐如常,传令兵自不敢置喙,继续朗声诵读......
“武安君之威,本监国以为剿灭胡人过于残暴,有伤天理,违背仁德,以致招致天谴。今日本监国下令,命武安君不必以屠戮胡人为己任,只需驱逐胡虏,收复大秦疆土即可。本监国深信,日后大秦与胡人必将化解仇怨,使天下再无战事!”
“另,北方军情须每日呈报,不得延误!”
传令兵的声音愈发颤抖,额前渗出细密汗珠,心中暗叹倒霉,怎会轮到自己宣读这等诏令。待念完最后一个字,他如同从水中捞出一般,浑身湿透。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至极,若换作新兵,只怕早已吓得双腿发软。
片刻沉寂后,内史腾颤抖着接过帛书,反复查验,直至确认盖有监国大印,才强忍将其掷于地上的冲动。
“早有所料。”蒙恬语气平淡。朝中武将谁不对这位监国失望?可失望又能如何?
“可笑至极!胡人残害我大秦百姓时何等凶残,如今监国竟怜悯这些畜生!”王贲冷笑讥讽。
王翦瞪了儿子一眼。王贲素来畏惧父亲,见状立即收敛神色,却心知肚明——若非父亲同样对监国失望,此刻早该厉声呵斥了。
“武安君妙计在前,胡人已入彀中,眼看就要成为瓮中之鳖,偏偏监国......”李信紧握双拳,满脸无奈。外行指挥内行,实乃将领之悲!
监国竟说要与胡人修好?杨端和将军的尸首还高悬九原城头!此言若传至军中,该令多少将士心寒!
“先生,火烧武州之策......”
“尚可施行。但为向监国交代,后续不必再派骑兵截杀突围胡人。”王翦沉吟道,想出这折中之法。
王贲欲言又止,在父亲目光逼视下终未敢多言,只是满脸不甘。他刚夺得领兵之权,转眼就要拱手相让,更将错失全歼数十万胡军的良机——此战若成,可保大秦边境数十年太平啊!
这一切已无需多言!
却也只能徒叹奈何。
王翦的话语刚落,
不仅王贲神色凝重,其余将领亦皆肃然。大好战机当前,
满堂将士的目光尽数聚焦于上首处神色淡然的陈麟。
身为三军统帅,
自当执掌生杀予夺之权。
此刻,武安君一言便可定乾坤!
先生......
王贲仍欲进言,陈麟抬掌虚按,他当即噤声。
陈麟环视诸将神色,
缓缓道出八字真言: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第175章 武州城破
轰——
此言既出,满座将领连同王翦蒙武俱露喜色,齐声喝道:末将谨遵武安君号令,生死与共!
声震屋瓦,气冲霄汉。
王贲踏前抱拳,甲胄铿锵作响:末将 ** 出击!
自西门出兵!内史腾、李信为副将!
得令!
得令!
二将欣然领命,三人疾步出帐。
择西门而出,正因胡人斥候潜伏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