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棣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铁匠坊我已经派人建好了,十个铁匠和五千斤生铁,三天内全部到位,一定让何先生满意!”

说完后,朱棣又小心翼翼地问:“请问先生,这五千斤铁能造出多少支枪呢?”

何秋淡淡地回答:“一支也造不出来。”

“啊?”

朱棣愣住了。

若不是见识过何秋的各种神奇之处,朱棣几乎以为他是在戏弄自己。

明朝初年,生铁非常珍贵,与现在完全不同。

采购五千斤生铁对朱棣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这么多生铁投进去,连一支枪都造不出来,实在让朱棣心疼。

何秋看到朱棣的表情,再次开口:“如果殿下舍不得,何某自己想办法也行。”

朱棣连忙说:“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本王说过, ** 造有任何需求本王都会满足,铁匠和生铁一定安排到位!”

何秋看向朱棣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

他很清楚五千斤生铁对燕王意味着什么。

如此无理的要求燕王都能答应,确实给足了他面子。

“殿下,五千斤生铁主要是为了试炼一种特殊金属,只有这种金属才能承受枪膛的压力。”

何秋耐心地向朱棣解释。

但朱棣听了却更加心疼。

用五千斤生铁做实验,实在太奢侈了。

“何先生不必向本王解释,本王相信你一定能善用这五千斤生铁!”

朱棣强挤出一丝笑容对何秋说。

何秋淡淡地说:“殿下,就算试炼失败,剩下的材料也还能用来制作刀剑,不会浪费的。”

朱棣这才露出真心的笑容。

“哎呀,浪费不浪费的,本王根本不在乎!只要何先生高兴,就算把五千斤生铁扔进河里,本王也一点不心疼!”

朱棣摆着手,笑得像弥勒佛一样。

第36章 求雨

何秋心里明白,无论朱棣嘴上怎么说,心里对那五千斤生铁肯定还是很在意的。

身为上位者,总要懂得收买人心。

何秋没有点破,只是向朱棣拱手道:“我要说的事已经说完了,告辞!”

何秋转身欲走,却被朱棣一把拉住胳膊道:“何先生且慢,本王有一件棘手的事,想请您帮忙参谋!”

何秋心中无奈。他不过是个寻常的户外探险家,只懂野外之事,对政务一窍不通。可朱棣总爱问他这些,实在让人头疼。

“殿下请讲,我尽力而为。”何秋勉强笑道。

朱棣叹道:“顺天府已有一个半月未雨,土地干旱,庄稼枯萎。再这样下去,今年必将颗粒无收,百姓无粮可食。每每想到此处,本王就心痛不已,不知何先生可有良策?”

何秋苦笑道:“殿下太高看我了。这是天灾,我一个凡人能有什么办法?”

朱棣认真看向何秋:“难道先生就不会求雨之术吗?”

何秋正要反驳,却忽然想起系统曾奖励过五个雨球。只要在万米高空捏碎,就能让一府之地连下三天雨。如今他有了钢铁战衣,飞上高空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