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走,咱们也去尝尝,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好吃。”

几个人结伴而来,不像土财主那样阔气,他们站在价目表前反复比较,最后问店伙:“方才那位客人吃的是哪道菜?”

得知是原味鸡块后,几人凑了一两多银子,合点了一份。

四人各分一块,吃得津津有味,虽未像土财主那般激动,却也回味无穷。一人一块根本不够,个个把手指舔得干干净净。

最后他们一咬牙,又凑钱点了一份。

“果然是人间美味,不愧是燕王殿下都称赞的!”

有了前例,其他观望的人但凡手头宽裕的,也都按捺不住好奇,纷纷进店品尝。

店里的生意渐渐火爆起来。

等到打烊时,店里竟积了厚厚一层泥——全是客人鞋底带进来的。店伙只得用铁锹一锹一锹地铲出去。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在顺天府传为美谈。

有个年轻人偷偷藏了一块鸡块在怀里,被同伴发现。众人要打他,他却说:“这肯打鸡实在太美味了,我想带一块回去给娘亲尝尝。”

这话让不少人感动落泪。

于是,许多人开始点外卖带回家孝敬父母、疼爱妻儿。连那些原本对燕王朱棣颇有微词的老学究,也称赞燕王教化有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顺天府竟出了这样一位大孝子,堪比汉末怀橘遗亲的陆绩。

古有陆绩怀橘孝亲,今有顾郎怀鸡奉母,一时传为佳话!

肯打鸡迅速打开市场,为何秋带来巨大财富,堪称日进斗金。

这让燕王朱棣和金忠大开眼界。在他们看来平平无奇的鸡肉,经何秋巧手烹制后,竟成了人人称赞的美味。

不少人家设宴时,都要点一份肯打基的外卖,方显体面。

“何先生真是高人!我辈远不能及!”打烊后,金忠见何秋清点收入,由衷赞叹。

“这才到哪儿,往后让你惊奇的事还多着呢。”何秋不以为意。只要坚持每日签到,系统定不会让他失望。

“那在下便随何先生静观其变。”

何秋心知金忠夜访所为何事,便去后厨取来当日剩余的腌渍鸡肉。

因售价较高,当日腌制的食材绝不隔夜使用——这是何秋坚持的高标准。

不知金忠从何处探得其中奥妙,每晚必准时前来享用这份余味。

第120章 来个小电扇

数日后诸事安排妥当,朱棣准备启程赴京。

上谕明令何秋随行,这让朱棣忧心忡忡:若父皇执意留人该如何?

此人可是难得的瑰宝!

但人往高处走,应天府毕竟比顺天府更有发展前景。朱棣实在难以开口要求何秋拒绝皇帝挽留,随他北归。

这几日见朱棣欲言又止,何秋早猜透他的顾虑。

其实何秋也不愿在朱元璋麾下任职。这位皇帝堪称伴君如伴虎,纵是官至丞相又如何?照样难逃抄家灭族之祸,如胡惟庸;纵然战功赫赫亦难免剥皮实草,如蓝玉;即便功成身退仍可能被问罪斩首,如李善长。

相比之下,朱棣尚具可塑性,彼此相处融洽,远胜在朱元璋手下战战兢兢。

何秋遂向朱棣立下保证:即便陛下执意留用,也决不留在应天。

得此承诺,朱棣稍安。

随即点齐兵马,整装待发。

何秋更是轻松,万物皆存系统空间,乐得两手空空。只将几间店铺稍作安排,特别将肯打基配方悉数传授金忠,托其照看生意。

此举既减轻自身负担,更赢得金忠感佩。这年代各家秘方向来秘而不宣,何秋却如此坦然相授,令他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