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见二人凛然应诺,何秋复又叹息:

“陛下处置傅家确有不公,然既成定局,其旧部亦需清理。若有人心怀怨怼,待陛下龙驭上宾后煽动军中反对太孙,必生大乱。”

言及此处,何秋以指重点纸笺上两个姓名:

“此二人不单是颖国公旧部,更是凉国公心腹爱将。”

朱高炽倏然醒悟,嗓音干涩:“凉国公素来拥护东宫……”

朱高煦亦随之色变。

何秋轻哼:“或是巧合。颖国公戎马半生,旧部与凉国公有交情本属寻常。然所谓凉国公与东宫亲厚——此言仅适用于太子在世之时。”

“眼下呢?”

朱高炽沉思片刻,神色愈发凝重。

不错,蓝玉的确与太子交好,但那是因原太子妃常氏的缘故。这意味着在朱标的儿子中,蓝玉与朱允熥关系更为亲密。

而今的皇太孙是谁?是朱允炆。

蓝玉与朱允炆之间有何关联?若要蓝玉择立皇太孙,他必会推举朱允熥。

这也就意味着,在朱元璋眼中,蓝玉的势力可能威胁到东宫,对朱允炆不利。

傅友德与蓝玉在军中共事多年,此举恐怕难以避免会牵连到蓝玉。

朱高煦更觉心寒——那么多比他重要的人,只因可能对太孙有所不满,便遭处置,他一个皇孙又算得了什么?

朱高煦低头道:“姐夫,是我错了。”

随即又猛地抬头,眼巴巴地望着何秋:

“姐夫,要不咱们找个借口,赶紧回北平吧?”

何秋没好气地回:“我也想回,可回得去吗?”

“况且你已经得罪了朱允炆,以他那点小心思,一旦登基,第一个就拿你爹开刀。如今岂能再落人把柄?”

“啊?那该怎么办?”

何秋神秘一笑,看着眼前两个少年说道:

“那就得委屈你们俩,给我当助手,整理些资料了。”

朱高炽与朱高煦面面相觑,不明白何秋究竟意欲何为。

其实何秋看得分明——朱允炆如今的举动,背后怕是有吕氏的指点。若真是原东宫之人的主意,行事不会如此急躁。

别的不说,黄子澄便不会容许朱允炆在皇孙课上公然谈论削藩。

不错,削藩确为变法之一环,势在必行。可你才当上太孙多久?如此迫不及待地在兄弟面前提起,实在不合时宜。

这似乎是朱允炆被立为太孙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成为太孙后,他一直表现安分,如今突然如此,恐怕是自认地位已稳,欲展太孙威仪。

可惜,这第一炮就打偏了。

在朱允炆——或者说吕氏眼中,各地藩王威胁甚大,因此欲动藩王,思路本无错。

但作为太孙,此时更应彰显对太子遗志的继承。朱元璋与朱标曾欲推行何事?

改革变法!

若朱允炆能在此事上展现决心,朝中不少官员定会投其麾下,聚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