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必有“水鬼”——并非鬼神,而是专于水下凿船之人。
杨婧立于船头,不断发令,向沉船处抛掷绳索、放出小船,全力救人。
待一切混乱稍定,蒋瓛将杨婧与赵勉拉入船舱密谈。
一进船舱,杨、赵二人便由衷向蒋瓛行礼,语带敬佩:
“此番全赖指挥使大人,若非您料事如神,我等恐怕都难逃罪责。”
原来登船之前,蒋瓛已与二人议定,对外声称晋王在第五艘船上,
实则将他暗中安置于第三艘船。此事仅三人知晓,晋王正是蒋瓛亲自押上第三条船的。
蒋瓛此时也松了一口气,庆幸有惊无险。看来晋王手中果然握有不少人的把柄,
否则也不会有人甘愿冒险,在此时袭击船队。
但他随即道出更严峻的推断:
“我们当中必有内应。登船安排仅提前两个时辰公布,敌人却能如此精准地凿沉我们对外宣称关押晋王的那艘船——消息传得实在太快了。”
杨婧怒容满面。此事无异于对钦差威严的公然挑衅。
若在京城门口让晋王遇害,今后谁还敢奉旨出巡、押解要犯回京?
赵勉断然道:
“此人必来自应天府,且地位不低。否则绝无能力在此地安排众多人手,掐准时机凿船。”
杨婧稍定心神,迟疑地问:
“此事……是否与曹国公有关?”
她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曹国公正在附近练兵,船队出事,他确有下手之可能。
蒋瓛摇了摇头,心想杨婧大概是被气糊涂了。
曹国公是坚定的东宫一派,陛下彻查太子身故的案子,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参与凿船?
杨婧话刚出口,自己也意识到说错了。
小主,
这件事不太可能是曹国公做的,恐怕是有人故意要让他们往这个方向想。
赵勉倒是很平静,安慰杨婧说:
“我们只要如实上报朝廷就行了,陛下自然会查清一切。”
蒋瓛也点了点头,心里却隐隐感到蹊跷,这手法实在太过熟悉。
当年小明王乘船遇难,不也是同样的套路吗?那时做这件事的,又是谁呢?
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
回到京城仅三天,蒋瓛就被打入大牢,他之前的预感果然没错。
派人凿船的手法确实出自熟人之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手下的指挥同知吴华。
愤怒的朱元璋对他咆哮道:
“你不想做锦衣卫?你就是这样做事的?”
蒋瓛心中一片冰冷,什么叫有苦说不出,他算是体会到了。
虽然蒋瓛并未参与此事,但手下出了叛逆,他逃不过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