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汤和犹豫片刻,试探着说道:“陛下当初的考量并无不妥。当年群臣共议,皆认为宋代皇室势弱,又不敢严惩文臣,致使君主受制于朝臣。分封诸王既可增强皇室力量,又能在危急时刻延续国祚,如同两汉旧例。可见陛下深谋远虑,此策本无过错。”

朱元璋闻言失笑:“好个老滑头!”汤和狡黠一笑,并不辩驳。他确实取巧,所言皆是当年群臣共议之辞,正是朱元璋当初决定分封的缘由。

“唉,朕也拿不定主意了!”朱元璋说着站起身来,踱了几步。

汉朝与晋朝都曾分封诸王,但都出现了藩王叛乱;宋元两朝未行分封,却屡有权臣擅政,无视君主威权,这令朱元璋深感戒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原本期望皇子们能同心协力,共铸大明盛世。

然而晋王勾结锦衣卫及部分官员,暗中谋害太子,此事为他敲响了警钟。

在成年皇子眼中,骨肉之情竟无足轻重,远不及皇帝之位来得重要。

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

更令人忧虑的是,不仅部分皇子怀有此心,围绕他们的一批朝臣也持同样看法。

这些人不断在诸王之间挑拨教唆,怂恿皇子明争暗斗。当年朱标的东宫亦不乏这类人物。

所幸朱标为人冷静,很少听信这些闲言闲语,只视他们为无用之人。

而朱允炆则不同。他虽为正式储君,却远不及朱标成熟,手中权力也远逊。受身边人蛊惑,他一心只想削藩。

朱元璋每念及此,不禁叹息。终究隔了一代,朱允炆常不遵从他的教诲。

朱元璋轻叹一声,端起清茶说道:

“允炆还是太弱了。”

汤和闻言心头一震,手中茶杯几乎跌落。此时朱元璋说出这样的话,实在令人心惊。

汤和惶恐道:

“陛下请勿再言,此话臣不敢听!”

朱元璋佯装发怒:

“朕让你听,你便好好听着!”

汤和只得惴惴不安地立在一旁,听朱元璋评价朱允炆。

“本为屏卫边疆而封的诸王,如今已不安于其位。晋王之事即是一例。他开了这个头,今后纵使其他诸王无谋逆之心,在位的皇帝亦难再信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