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却按住他的手,眼神清亮:“躲什么?咱光明正大做生意,怕他不成。”她转身从账册堆里抽出最厚的那本,封面写着“阳谷县民生账”,里面密密麻麻记着三年来西门庆欺压街坊的琐事——哪家的姑娘被他调戏,哪家的铺子被他强占,甚至连他去年偷换了李郎中的药材,导致张婶的咳嗽加重,都记得清清楚楚。
“带上这个,”她把账册塞进武大郎怀里,又抓起刚出炉的桂花饼,“再拿几块饼,给官差们也尝尝。”
武大郎愣了:“给、给他们?”
“当然。”潘金莲理了理衣襟,指尖拂过鬓角,“县太爷是清官,就是被西门庆蒙了。咱让官差们评评理,是咱的饼‘妖言惑众’,还是有人借官威报私仇。”
刚走到街口,就见西门庆站在官差队伍前,指着摊位唾沫横飞:“大人您看!她一个妇道人家,天天抛头露面招摇过市,还敢改良古法炊饼,分明是藐视传统!这不是妖言惑众是什么?”
潘金莲没理他,径直走到为首的官差面前,递过桂花饼:“差大哥辛苦了,尝尝?刚出炉的,用的是今年新收的桂花,甜而不腻。”
官差们面面相觑,领头的刘捕头接过咬了一口,眼睛突然亮了:“这味道……像极了我家娘子做的点心。她也是江南人,说桂花要腌过三遍才够味,潘娘子这手艺,地道!”
潘金莲笑了:“刘捕头好眼光。您看,改良不是坏事儿吧?就像您家娘子,把北方的面和江南的糖结合,才有这好味道。”她话锋一转,指向西门庆,“可有人偏说,这是‘妖言惑众’,您说冤不冤?”
刘捕头是个直性子,当即转头瞪西门庆:“西门大官人,就因为人家饼做得好、会创新,就告人家妖言惑众?你当我们官差是傻子?”
西门庆急了:“大人!她还私藏账册,说要告我强买强卖!这分明是诽谤!”
“诽谤不诽谤,看看便知。”潘金莲示意武大郎拿出账册,“这里记着,上月您在李记布庄拿了十匹绸缎,只给了三成钱;还有上周,您抢了王二麻子的摊位,让他一家三口流落街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