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饥军奋战

两个造船厂经过颜玮等人的一番改造以后,具备了改装、新造战船的功能。颜玮决定,第一个造船厂专门改造大食的船只,主要就是将这些船加装蒸汽机和火炮,第二个造船厂全部新造战船,新的船只全部蒙上铁皮,战斗力和防御力更强一些。

郁景斌将搜罗到的大食战船全部拉到第一个造船厂,还帮助收集造船用的木料,运到第二个造船厂。至于需要的蒸汽机和火炮,只能从国内运到苏伊士城,然后再用大车沿着苏开大道运过来。

颜玮来了不久,农水部右侍郎訾臻韬也带人赶到了,他是专门负责修建苏伊士运河的。

訾臻韬带人查看了一番,觉得从坎塔拉(今埃及塞得港附近)到苏伊士附近,具备修建运河的条件,但是沿途缺水,必须要从尼罗河三角洲修一条水渠过来。

各军在大食境内先后经历几次大战,抓了不少俘虏,源源不断运到埃及。訾臻韬干脆留下护送俘虏的两个契胡团,让他们当监工,指挥十来万俘虏开挖运河和引水渠,风风火火就干了起来。

在开始第二波出征以后,李纯对部队取胜并不担心,重点考虑新征服的地区的人事配备问题。

六个出征的将领当中,李愬已经被授予瀚海路总督,严秦是一员老将,打完天竺以后,可以让他回来担任治安部尚书一职,张广孝、王之孝已经率部第二次出征,征战结束后,可以在天竺授予总督一职。

吴元济、宋朝隐资历较轻,又是第一次出征,穆庭路只有一半,吴元济可以暂代穆庭路总督一职,宋朝隐还要参加第三波征战才能升职。

这样一来,新组建的四个路,已经有三个为出征部队主将担任,还剩一个总督的位置。冀燕道按察使韦处厚为人忠厚,熟于政务,颇有才干,此次可以担任天竺西部的瞿印路总督。

按照李纯本来的设想,按照部队就近征讨的区域由张广孝担任朱达路总督,王之孝担任帕迦路总督。没想到后面李愬在黑衣大食遇到情况,张广孝率部去参加巴格达之战,由王之孝镇守南天竺,相应的任命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后话。

几个总督确定了以后,李纯又让中书省带着人事部,商讨推荐各路五人政务会的成员。韩愈在元和十八年下半年就开始做相关工作,所以进展还算顺利,各路、郡的官员配备已经制定基本的方案,就等前方的战事进展再交给皇帝正式任命。

李纯认为,第三波要征服的法兰克、拜占庭等地,距离非常遥远,苏伊士运河又没开通,沙州往西的铁路修建也没那么快,为征战带来诸多不便。

综合考虑,李纯决定将第三波征服的时间略微推后一些,定在元和22年初再发动,这样准备的会相对从容一些。相应地,对最后一波襄人部队的训练,等到第二波征战大体结束后,也就是到元和20年初再开始,不然都挤在一起真是个麻烦事。

李纯正在考虑第三波襄人部队训练的事,军事部尚书韩泰进宫觐见,报告关于襄人团征兵的事。

礼毕后,韩泰禀报:“陛下,朝廷在僚越、骆瓯、契胡三个族群的征兵遇到了问题,后面可能会征不够兵员轮换了。”

李纯有点惊讶:“这三个族群对应的地方不是都打下来了吗?又不需要再打仗了,怎么征兵反而困难了?朝廷给了那么好的待遇,这些襄人还不愿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