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吠叫!特定频率的吠叫!”林烽早就想好了,“短促连续叫三声,表示敌人进入位置!咱们约定好,听到信号就动手!”

接下来的几天,小队在安全的腹地进行了几次简单的战术演练。铁柱小组扮演“诱饵”,负责“勾引”和撤退;老赵和动员兵组成“铁锤”,负责致命一击;林烽居中指挥,黑风则作为关键的“信号触发器”。演练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信号传递不及时、撤退路线选择不当、火力配合生疏……但队伍的协同性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悄然提升。队员们开始明白,打仗不是光靠勇猛,更需要动脑子,讲配合。

然而,就在一次小型演练结束后,老赵在队员们休息的场地边缘,发现了些许异样。他蹲下身,仔细察看着泥地上几个模糊的脚印。

“林小子,你来看。”老赵招呼林烽。

林烽走过去,看到那几个脚印比他们常用的草鞋或布鞋印要略大,鞋底花纹也完全不同,是一种相对规整的胶底花纹,而且脚印的方向,似乎是朝着他们演练区域外围的一个小高地去的。

“这不是咱们的人的脚印。”老赵语气凝重,“也不是附近山民的。这鞋底…像是城里人穿的胶鞋,或者是…鬼子特务常用的那种。”

林烽的心猛地一沉。他仔细看了看,脚印很新,就是今天留下的。旁边还有一小撮被踩进泥里的、不同于本地烟叶的烟丝。

“有人在一旁窥视我们?”林烽压低声音。

老赵点点头,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寂静的山林:“八成是。而且是个老手,懂得保持距离,利用地形观察。咱们这段时间动作不小,看来是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了。”

一股寒意顺着林烽的脊椎爬升。黑风能预警近距离的威胁,但对于这种远远窥探的“眼睛”,却无能为力。他们可能早就被盯上了,而自己还浑然不觉。

带着这份不安,小队清理了现场,迅速转移。当晚,林烽将最近缴获的一些金属物品——几个锈蚀的步枪撞针、一个破损的黄铜望远镜筒、几枚伪军的金属帽徽——再次“献祭”。系统界面上的资源数字跳动了一下,增长到 【标准资源】:22.8 / 1000】。

增长的幅度微乎其微,相对于建造场那遥不可及的四位数,依旧是杯水车薪。而此刻,更让林烽忧心忡忡的,已不再是资源,而是那隐藏在暗处、不知何时会扑上来的威胁。爪牙虽利,却已惊动了更狡猾的猎手。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