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中村大尉的扫荡部队在西山地区折腾了五六天,损兵折将,疲惫不堪,却连“山鹰支队”主力的影子都没找到。他们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空有力气无处使。补给线拉长,士兵士气低落,加之判断对方只是小股极其狡猾的流寇,难以短期内肃清,继续耗下去意义不大。最终,中村大尉只得向上级报告“击溃小股流匪,残部溃散山林”,然后悻悻地草草收兵。

当日军的队伍拖着疲惫的步伐消失在远山背后,鹰嘴崖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初战告捷!他们成功抵御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扫荡,并且自身损失极小。

更重要的是,这次成功的防御战,对刚刚经历内部整顿的“山鹰支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检验:

* 新老队员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放下了成见。老队员的经验和新队员的勇猛得到了结合。侦察、袭扰、防守、后勤保障,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配合默契度显着提升。

* 严格的纪律保证了命令的畅通执行。无论是长时间隐蔽待命,还是出击袭扰,队员们都能做到令行禁止,行动高效。

* 成功的战术和坚固的根据地,极大地增强了队员们对支队领导、对自身战斗力的信心。尤其是新队员,第一次参与如此规模的对抗并取得胜利,心中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庆祝是短暂的。林烽和老赵站在崖壁哨位上,望着日军撤退的方向,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鬼子退是退了,”老赵吐出一口烟,眉头紧锁,“可他们这次吃了亏,也摸到了咱们的一些边。下次再来,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林烽点点头,目光深邃:“中村只是前锋。坂田丢了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次试探,让他知道了西山有硬骨头。我估计,更残酷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扫荡,已经在酝酿了。”

他回身,看着谷中士气高昂的队员们,心中清楚:初试锋芒的胜利,固然可喜,但它更像是一声警钟。真正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山鹰的翅膀已经展开,接下来,将要迎接的是能否搏击长空的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