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信任感并未公开表达,却像无形的毒菌,在阴暗处悄然滋生,侵蚀着队伍的团结基石。
山野传闻则像长了翅膀,不可避免地飞出了磐石谷。通过极少数需要外出侦察或与更偏远山民以物易物换取盐巴等必需品的队员之口,那些光怪陆离的描述流传到了山外零星散居的猎户、药农耳中。经过口耳相传的添油加醋,“磐石谷”在山民口中变成了一个有“神人”居住、能“挥手移山、吐气填海”的“神仙洞府”。这虽然为根据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保护色,让一些土匪溃兵不敢轻易靠近,但也像黑暗中点燃的火把,必然会引起更远处、更危险的窥探者的注意——日伪的特务、或者某些别有用心的武装力量。潜在的威胁,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积聚。
恐慌的情绪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暴露无遗。
一天深夜,新兵王小柱突然从通铺上惊坐起来,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浑身被冷汗湿透。他惊恐地抓住身边的战友,语无伦次地哭喊:“蓝光!蓝色的光!它追我!它把山都吞了!把人都吞了!”他的噩梦惊醒了半个山洞的人,安抚了许久才平静下来,但那种莫名的恐惧却传染给了更多年轻队员。
在溶洞后山一处僻静的角落,两名资格很老的分队长发生了激烈的低声争吵。一个说:“老李,你糊涂!支队长带着咱们出生入死,能有啥坏心?肯定是用了啥咱们不懂的新家伙什!咱们要相信组织!”另一个则反驳:“老张,不是我不信支队长!是这力量太邪门!你不怕哪天这力量反过来把咱们都……不行,我得找机会问问清楚!”争论不欢而散,裂痕已然出现。
在一次清理被系统平整过的土地时,队员李石头蹲下身,下意识地用手反复抚摸那片光滑得不像话的地面。他的脸上没有喜悦,只有一种混杂着惊叹、困惑和深深畏惧的复杂表情。他喃喃自语:“这……这地是咋平的?连个锄头印子都没有……这真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他的话引起了周围几个队员的沉默,同样的疑问写在每个人脸上。
林烽并非置身事外。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队伍中弥漫的异常气氛。老赵和赵铁锤的例行汇报中,多了几分欲言又止的忧虑;李文也推着眼镜,隐晦地提到了队员们对某些“自然现象”的“不科学解读”。更重要的是,林烽自己也能感觉到,一些队员在与他目光接触时,会下意识地闪躲,或者流露出一种复杂的、不再是纯粹信任的眼神。
一次晚饭后,林烽假装随意地走到一群正在休息的队员旁边,听到的窃窃私语在他靠近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刻意的、不自然的安静。那种氛围,让他心头一沉。
他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这不再仅仅是保守一个技术秘密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队伍思想稳定、信任基础和团结统一的潜在危机。放任这股暗流继续涌动、发酵,轻则挫伤士气,影响建设进度;重则可能滋生猜忌,引发内部分裂,甚至动摇根据地的根基。信任一旦出现裂痕,修复起来将无比艰难。
是夜,月暗星稀。林烽独自一人站在指挥部溶洞外的平台上,凭栏远眺。山谷中,队员们居住的溶洞和窝棚里透出零星昏暗的灯火,如同黑暗中不安眨动的眼睛。远处,那片被视为“神秘区域”的谷地中央,此刻沉寂在浓重的夜色里,却仿佛隐藏着搅动所有人心的巨大秘密。
寒风掠过崖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林烽的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中充满了凝重和决断。他知道,不能再等待,也不能再回避了。那股由“神迹”引发的暗流,已经变成了必须正面迎击的汹涌波涛。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同样考验智慧和魄力的思想领域的战斗,已经在他的脚下这片名为磐石谷的土地上,悄然拉开了序幕。他必须出手,而且要快、要准、要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