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山野的回响

“山鹰支队?”陈老杠低声重复了一句,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有所触动。近年来,确实有一支报号“山鹰”的抗日队伍在附近山区活动的模糊传闻,打过税卡,袭扰过鬼子,在百姓中有不错的口碑。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丝。

又经过长达一炷香时间的僵持和断断续续的喊话,陈老杠终于确认眼前这群人似乎真的没有恶意,而且可能是打鬼子的“好队伍”。他这才极其谨慎地,一步一顿地慢慢靠近,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猎叉尖始终对着前方。

他检查了一下“伤员”的脚,从随身的破皮囊里掏出几株晒干的草药,递给赵铁锤,闷声道:“捣碎,敷上。” 同时,飞快地接过赵铁锤递过来的一小撮盐巴,像宝贝一样迅速揣进怀里。交易过程简短而沉默。

赵铁锤趁机尝试套话,问及山外鬼子的动向和附近有没有其他土匪。但陈老杠口风极紧,只是含糊地摇头:“山里讨生活,不同外事。鬼子……有时见卡车过路。土匪?这年头,哪都不太平。” 显然,长期的艰难生存让他养成了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不招惹任何是非的习惯。

赵铁锤不强求,他知道信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他最后郑重地对陈老杠说:“老伯,谢谢您的药!咱们是打鬼子的队伍,专替老百姓出头。您在山里头,眼睛亮,耳朵灵。要是万一看到鬼子、汉奸有啥不寻常的动静,比如往这山里增兵啊,派探子啊,您要是有心,能给咱们递个信儿,就是帮了天大的忙了!”

他指了指北边连绵的群山(一个错误的方向),继续说:“咱们在北边山里有落脚的地方,但具体位置不能说,这是规矩。要是想找咱们,或者有急事,可以在这棵歪脖子松树下,”他指了指旁边一棵形态奇特的老松,“用三块石头,摆成个品字形。我们看到,就会想办法联系您。”

陈老杠默默听着,浑浊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记下了这个极其隐蔽的单线联络方式。

简单的交换在沉默中完成。陈老杠不再多言,像来时一样,警惕地后退,很快便消失在茂密的丛林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铁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立刻下令:“清理痕迹,马上离开这里!绕路,多绕几十里,确认绝对安全后再回谷!”

小队迅速行动,仔细抹去所有停留的痕迹,然后朝着与磐石谷完全相反的方向疾行而去,在山林中兜了一个巨大的圈子。

当夜幕降临,小队才历经艰辛,悄然返回磐石谷。听完赵铁锤的详细汇报,林烽久久不语。首次接触,信息获取有限,但意义重大。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轻微,却证明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极其隐秘的通道可能被打开。山野不再是完全的寂静,它开始对磐石谷的存在,发出了第一声模糊的、充满试探的回响。未来的路,必将与这山野的回响,紧密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