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构想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立刻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我的老天爷!用水发电?点灯不用油?这……这能成吗?”一个排长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听着是好事,可这玩意儿咋弄?咱们谁见过?谁会弄?”另一个干部摇头,“别费了半天劲,劳民伤财,最后弄个四不像,让人笑话!”
老赵磕了磕烟袋锅,眉头紧锁,说出了最现实的担忧:“支队长,李文兄弟的想法是好的。可眼下,咱们人手紧,任务重,防御工事、开荒种地、训练新兵,哪一样不要人?抽调大量人力去搞这个没把握的‘电’,万一搞不成,耽误了正事,鬼子来了怎么办?这可是关系到全支队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会场里充满了怀疑和担忧的声音。这确实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林烽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他没有立刻表态支持或反对。等大家争论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
“兄弟们,大家的担心,都有道理。搞水电,我们没经验,没设备,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很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老赵说的对,眼下的事关乎生死。可我们要活下去,并且要活得更好,更有力量,就不能只盯着脚底下这一亩三分地!”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标满记号的地图前,指着蜿蜒的溪流:“电,不仅仅是点灯照明!它代表着更长的有效工作时间,更安全的医疗环境,更清晰的夜间警戒,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动力!是未来我们修理武器、甚至发展自己小工业的基础!”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充满激情:“如果我们成功了,磐石谷就不再只是一个能躲藏、能种地的山寨!它将是一个有光明、有动力的现代化抗日堡垒!这对士气的鼓舞,对长远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提升,是几盏油灯、几堆篝火能比的吗?”
“困难肯定有,而且很大!”林烽斩钉截铁地说,“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没有知识,可以学!没有设备,可以造!没有经验,可以摸索!当年咱们几个人几条枪就敢跟鬼子干,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基础,难道还怕搞不成一个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