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灯火初明

实用价值是立竿见影的。指挥部里,地图上的线条清晰可辨;医疗所内,王婶可以更精准地为伤员清创缝合;营房里,队员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文化、讨论战术;训练场边缘也拉上了灯,夜间警戒的视野大大扩展。更重要的是,这稳定的电力,为未来建立小型工具维修坊、甚至尝试复装子弹等简易军工生产,提供了最基础的动力保障。

但此刻,更震撼人心的是其精神象征。这光亮,是科学知识对愚昧无知的胜利,是集体智慧和顽强毅力对重重困难的征服,是人定胜天信念最生动的体现!它让每一个队员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不再是躲藏在深山老林里苟延残喘的逃亡者,而是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光明、开创未来的真正主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如同电流一般,瞬间贯通了每个人的身心。

林烽站在明亮的广场中央,跳动的灯光在他坚毅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望着周围激动万分的人群,心中也是心潮澎湃。他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欢呼声渐渐平息,但每个人脸上兴奋的红光和眼中的光彩,比灯光更加明亮。

“兄弟们!”林烽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今天,我们点亮的不只是这几盏电灯!我们点亮的,是咱们‘山鹰支队’的智慧和志气!是咱们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精神!”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这灯光,是咱们用书本上的知识、用肩膀上的汗水、用不服输的劲头,从这山沟里、从这溪水里,‘抢’来的光明!它告诉我们,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在这看似绝境的地方,创造出人间奇迹!”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无比的豪迈:“这灯光,就是咱们抗日决心的象征!它亮在这里,就宣告着,我们‘山鹰支队’,不仅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还要在这里发展壮大!鬼子想把我们困死、饿死、冻死在深山老林里,我们偏要在这里点起电灯,读书学习,造枪造炮!这光明,永远不会熄灭!”

“永不熄灭!”队员们群情激昂,异口同声地呐喊,声震山谷,久久不息。

夜色完全降临,但磐石谷却前所未有地明亮。电灯光柔和而稳定,取代了往日摇曳昏黄的火光,将山谷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发电机沉稳有力的“嗡嗡”声,与水流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成为这片新生土地新的背景乐章,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力量感。

队员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休息,而是自发地聚集在明亮的电灯下。识字班的“小先生”们抓紧这难得的光明,在石板上写下新的字句;老班长们围坐在一起,就着灯光仔细擦拭保养心爱的枪支;年轻队员们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林烽和李文没有参与庆祝,他们并肩站在水电站旁,听着脚下轰鸣的水声和身边机器平稳的运转声,望着谷内那片温暖、安宁而又充满生机的灯火。星光在天幕上闪烁,与地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仿佛天地间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李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几个月来的高度紧张和疲惫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释放,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湿润了,声音有些哽咽:“支队长,咱们……咱们真的做到了。”

林烽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李文消瘦却坚挺的肩膀,目光深远地望向更黑暗的远山轮廓。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而坚定的笑容。

“老李,辛苦了。但这,真的只是开始。”林烽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有了光,有了电,咱们就能看清更远的路,就能做更多以前不敢想的事。磐石谷的根,今晚,才算真正扎下了!”

光明,已至。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山谷,更照亮了每个战士的心,照亮了这条充满艰难却无比光荣的抗战之路。未来,在这片被点亮的土地上,必将孕育出更多的希望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