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妈的已经不是人了!”张野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水杯嗡嗡作响,“他们在把孩子变成告密者,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
赵子轩没有说话,他坐在自己的剪辑台前,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小慧那句“妈妈,你心跳声太大”。
作为一个深谙流量密码的视频创作者,他第一次感到一种生理性的恶心。
他知道怎么包装,怎么煽动,怎么让视频爆火。
但这一次,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是他大学时认识的一位在中学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的朋友。
“我需要一份授权录音,”他的声音异常冷静,“关于周小慧,任何一次,她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录音。”
半小时后,一段音频传到了他的邮箱。
赵子轩戴上耳机,孩子清脆又带着一丝迷茫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整个剪辑室。
“……我觉得,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老师说,举报身边看到的坏人坏事,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应该做的。我妈妈不是坏人,她会给我做最好吃的面条。可是……如果我不举报,那我就不是一个好孩子了。我不想让老师失望……”
赵子轩闭上眼睛,他能想象到小慧说这番话时,那种既想得到表扬又深陷痛苦的矛盾表情。
他没有动用任何花哨的转场,没有配任何煽情的背景音乐,甚至连一丝杂音都没有剔除。
他就这样,把这段充满了纠结与痛苦的独白,原封不动地做成了一段纯音频视频。
视频的画面,从头到尾只有一片黑色。
最后,他在标题栏里,只打了六个字:《孩子不是探头》。
与此同时,张野的行动力也爆发了。
他翻出手机,联系了之前在市集认识的几位同样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里,他只讲了王姐和小慧的故事,那些母亲们在短暂的沉默后,无一例外地给出了坚定的答复。
第二天清晨,一队特殊的“妈妈护卫队”出现在了小慧所在学校的门口。
她们没有拉横幅,没有喊口号,只是安静地走进教学楼,要求面见德育主任。
被拦在办公室外时,她们也不吵不闹,就那样静静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
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一件自己孩子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有的是褪色的毛衣,有的是带奶渍的围兜。
王姐也在其中。
她走到公告栏前,用胶带,将小慧五岁时画的那张“全家福”贴了上去。
画上,一个不成比例的大人牵着一个更小的小人,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走了,但妈妈是超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那幅画上,显得格外刺眼。
这一幕,让来来往往的老师们都停下了脚步。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眼圈泛红,悄悄用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配上了一行文字:“我们究竟是在教孩子明辨是非,还是在教他们背叛自己的爱?”
而在网络的另一端,陈默的战斗也已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