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脉圣所的日常生活,在阿斯特入住后,仿佛被投入了一块绝对理性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图书馆辩论气炸院长、炼狱美容课烧毁化妆品、体能课上碾压干爷爷、源心大厅里给守护者“上课”……一桩桩一件件,让“星穹佬”的威名(或者说“恶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队员们看他的眼神,混杂着敬畏、依赖、以及一丝丝的……提防。尤其是在他试图“帮忙”或者“优化”什么的时候。
阿斯特本人对此并无察觉。他依旧遵循着逻辑与效率的最高原则,分析数据,执行任务,偶尔(在莉维娅的强烈要求下)参与团队集体活动,比如——观察。
他注意到,在训练和学习之余,队员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频率较高的互动模式:恶作剧。
卡尔会偷偷修改克莱尔法术笔记上的几个符文,让她施展清洁术时变出一堆泡泡;影歌会短暂地把布雷克水杯里的水换成无色无味的轻度致幻药剂(确保无害),看他对着空气练习格斗;就连最沉稳的莉维娅,偶尔也会在珊瑚炫耀新发现的贝壳时,用个小法术让贝壳发出古怪的放屁声。
每次恶作剧发生后,受害者会短暂地气急败坏,周围人会哄笑,而恶作剧的实施者则会露出一种……得意的、亲密的笑容。随后,双方的关系似乎并未恶化,反而有时会更加融洽。
阿斯特的逻辑核心无法理解这种“降低效率”、“引发短暂冲突”的行为,为何会产生“增进关系”的结果。这违背了他的基础数据库认知。
他将此现象标记为“待解析:非理性社交互动-恶作剧”,并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躲在训练场的阴影里(完美隐匿)、潜伏在宿舍走廊的天花板上(物理吸附)、甚至短暂地将意识接入餐厅的魔法监控法阵(获得许可),观察记录每一次恶作剧的全过程、参与者的生理指标变化、语言模式切换、以及事后互动频率。
经过长达三天的密集观测和超高速运算,他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恶作剧是一种建立和巩固社交联结的仪式性行为,其核心在于“可控的意外”和“共享的情绪波动(通常是欢笑)”,能有效提升团体凝聚力指数约百分之八点三。
既然能提升团体凝聚力,而团体凝聚力有助于提升作战效率和生存率,那么,作为副队长,他理应学习和实践这种行为模式,以优化团队状态。
逻辑链完美闭合。
阿斯特决定开始他的“恶作剧实践”。而他的首要目标,自然是逻辑上最优先的——他的队长兼伴侣,莉维娅。
他观察到的数据表明,莉维娅对恶作剧的耐受度较高(经常是实施者),且反应模式激烈而有趣(易“红温”),是理想的实践对象。
第一次实践,发生在高强度战术对抗训练后。莉维娅精疲力尽地走向她的专用武器架,准备将训练用的长剑归位。她的手握向剑柄——
剑身突然变得如同柔软的橡胶,在她握力的作用下弯曲成一个可笑的U形,剑尖还调皮地晃了晃。
莉维娅:“???”
她猛地一愣,使劲眨了眨眼,怀疑自己是不是累出了幻觉。她用力捏了捏剑柄,那橡胶般的触感真实无比。
“噗嗤——”旁边正在喝能量药剂的布雷克一眼看到,没忍住直接喷了出来。
莉维娅的脸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她左右张望,立刻锁定了场边那个站得笔直、一脸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的阿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