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皮德的逻辑助攻与“爆炸有益论”

《关于在寰宇联合高级魔法学院内建立“高能魔法实践与创新工坊”(暂定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危机应对能力及促进跨学科融合的可行性报告(草案)》

第一章:必要性分析

1.1 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缺陷: 当前学院教育偏重理论传承与个体魔法掌控,缺乏对大规模、高烈度、团队协作式魔法能量应用与管控的实践平台。本工坊将填补这一空白。

1.2 应对未来潜在威胁: 回响时代虽总体和平,但局部冲突、古代遗迹探索、异常能量爆发等事件仍需具备处理高能危机能力的专业人才。提前进行相关训练,具有战略前瞻性。

1.3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可控的、目标导向的“高能释放”实践,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工程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引用案例:诺拉·暗焰的“爸爸干扰器”已初步展现该特质)。

第二章:可行性论证

2.1 技术安全保障: 我方已拥有“微型可控聚变核心”(静音版)、“寂静泡沫灭火系统”等多重安全保障技术。可将事故概率控制在低于“学院食堂供应海鲜导致学生过敏”的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2 场地风险评估: 选址废弃观测塔,地处偏远,下方为坚固岩层,周边无重要设施。即使发生最坏情况(概率低于流星击中院长办公室屋顶),影响范围也可控。

2.3 师资力量整合: 可邀请石磐老师担任安全顾问(物理层面),皮德老师担任逻辑与风险评估顾问(策略层面),形成多重监管。

第三章:教育意义阐释(核心章节)

3.1 “爆炸”作为教学工具的逻辑重构:

物理学角度: 爆炸是能量急剧释放的过程,是理解物质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的绝佳范例。

工程学角度: 控制爆炸,涉及材料学、结构力学、能量导流等复杂工程问题,是跨学科实践的完美载体。

心理学角度: 在安全环境下接触并掌控“危险”,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冷静判断力和责任感。

团队协作角度: 一次成功的“可控爆炸”需要精准分工、密切配合,是团队建设的熔炉。

3.2 与学院现有课程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