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驶入东海海域时,空气中的咸味渐渐浓了起来。蔚蓝的海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白色的海鸟掠过船舷,发出清脆的鸣叫,与飞舟划破空气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清朗。
“前面就是望渔村了。”清月指着远处的海岸线,那里隐约能看到成片的渔船和错落的房屋,“比去年来时热闹多了。”
林辰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村口的码头扩建了不少,几艘新造的渔船正停靠在岸边,渔民们扛着渔网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他想起第一次来望渔村时的情景——那时的村子还笼罩在水妖的阴影下,渔民们脸上满是愁苦,如今却个个喜气洋洋,连海风都带着欢快的气息。
飞舟在码头不远处的空地上落下,立刻吸引了村民的注意。一个正在补网的老渔民抬起头,看到林辰的身影,突然激动地大喊:“是林小友!是当年救了我们村子的林小友回来了!”
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着,手里的活计也顾不上了。王大娘提着个竹篮快步走来,篮子里装满了刚蒸好的海鲜糕,一股鲜美的香气扑面而来:“林小友,清月姑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尝尝大娘做的糕,用新打的海鱼做的,鲜着呢!”
小柱子也长大了不少,个头蹿高了半头,正帮着父亲修补渔船,看到他们,扔下手里的锤子就跑过来,咧着嘴笑:“林大哥,清月姐姐,我现在也能跟着爹爹出海打渔了!上次还打到一条好几斤重的石斑鱼呢!”
林辰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真厉害,比上次见你时能干多了。”
清月接过王大娘递来的海鲜糕,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大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村民们簇拥着他们往村里走,边走边说这些日子的变化。原来灵渠贯通后,中州的灵气顺着河道流入近海,不仅让海里的鱼虾长得更肥美,连肆虐多年的水妖都少了许多,渔民们出海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这都多亏了林小友你们啊。”王大娘感慨道,“听说你们修了什么灵渠,连海里的鱼虾都跟着沾光,这都是天大的福气。”
林辰笑着摆手:“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对了大娘,我们这次来,是想向您打听些东海的事。”
“东海的事?”王大娘愣了一下,随即指着村东头的一座老房子,“你们得问老船长,他年轻时跑过远洋,去过不少海岛,对东海的情况最熟悉。”
老船长的家就在海边,是一座用礁石砌成的房子,门口挂着一串风干的海鱼,墙上挂着张泛黄的海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岛屿和航线。老人正坐在门口的藤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手里还拿着个老旧的罗盘,轻轻摩挲着。
“老船长,有人找您打听东海的事。”王大娘喊道。
老船长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林辰与清月时亮了一下,他放下罗盘,站起身:“是林小友和清月姑娘吧?快进屋坐。”
屋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海盐味,老船长给他们倒上两杯海茶,茶水中漂浮着几片墨绿色的海草,喝起来带着一丝清苦,却格外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