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归燕绕旧梁,药圃续新章

说话间,苏文轩和张婆婆也闻讯赶来。苏文轩手里拿着本新抄的药书,见了林辰,抚着胡须笑道:“回来得正好,我这《伤寒论》新注本正好有几处想请教你。”张婆婆则拉着林辰的手,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的烤红薯:“路上累坏了吧?快趁热吃,我特意多烤了个大的。”

一群人说说笑笑往药铺走,青禾落后半步,看着林辰和阿木凑在一起研究图纸的背影,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又暖又软。去年冬天林辰来信说要回来时,她就着油灯把东厢房收拾了三遍,换了新的草席,窗台上摆了盆刚冒芽的薄荷——那是林辰从前最喜欢的。

药铺的八仙桌上很快摆满了吃食:李婶送的腌紫苏叶,王大爷家的炒南瓜子,还有张婆婆刚蒸的槐花糕。林辰打开藤筐里的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切成薄片的茯苓,透着淡淡的米香:“这是扬州府的新茯苓,咱们蒸糕时掺点,又香又养人。”

晚晴从苏州府赶来的信也到了,青禾拆开念给大家听:“……听闻林辰大哥回村,苏州药铺的石斛种苗已备好,下月让学徒送来,烦请林辰大哥指导栽种。另,托人带了些江南的胭脂花种子,青禾姐可种在药圃边,既好看,花瓣还能入药……”

“胭脂花?”张婆婆凑过来,“是不是那开得像小扇子似的红花?我年轻时在镇上见过,说是能治女孩子的脸红病。”

林辰点头:“确实能活血养颜,种在药圃边,既不占地方,还能当药材,一举两得。”他喝了口青禾泡的薄荷茶,看向苏文轩,“先生,我这次带了些白术和白芷的新种,想在东头荒地试种,您看土壤合不合适?”

苏文轩放下茶杯,从书架上抽出本《土脉要略》:“东头的土偏沙质,得掺些腐叶土和灶心土,我这书里记着配比,你拿去参考。”他翻开书页,上面用朱砂标注着不同药材的土壤需求,“白术喜燥,白芷喜湿,种的时候得隔开些,不然不好打理。”

正说着,阿木拿着图纸从外面进来,脸上带着点困惑:“林辰大哥,这‘沉淀池’的坡度是多少?我咋算都觉得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辰接过图纸,拿起毛笔在上面画了条斜线:“得三成坡,这样卤水才能自然流进过滤池,你看……”他一边画一边讲,阿木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虎子和小宝也凑在旁边,虽然听不懂,却看得津津有味,手指在桌上跟着比划。

夕阳西下时,林辰跟着阿木去看“淋卤池”的地基。东头荒地已经被平整出来,三个相连的土池轮廓分明,池底铺着层细沙,是按林辰信里说的,用来防止漏水。“就按图纸上的三成坡挖,”林辰蹲在池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沉淀池深三尺,过滤池两尺五,结晶池两尺,这样水流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