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秋场晒谷忙,新方传远乡

正说着,苏文轩背着药篓回来了,篓子里装着刚采的蒲公英和马齿苋。“刚去后山采了些野菜,给你们加个菜。”他放下药篓,看到桌上的信,“邻县的瘟疫我听说了,是湿热引起的,除了香囊,还得让他们多喝些‘三豆汤’——绿豆、赤小豆、黑豆,煮水当茶喝,能清热利湿。”

林辰点头:“先生说得是。我这就写个方子,让县太爷派人抄录下去。另外,‘清瘟散’得尽快送去,阿木,你套上牛车,咱们现在就装货。”

阿木应了声,转身去后院牵牛。青禾则拉着几个媳妇去药圃采摘药材,大家说说笑笑,手里的活计却不慢,很快就采够了做香囊的药材。

装“清瘟散”的时候,林辰特意多装了两箱。“这两箱给周大夫送去,让他分发给镇上的药铺。”他对阿木说,“路上小心,别让药材受潮。”

阿木赶着牛车走了,林辰和青禾、苏文轩则在药铺里制作香囊。把苍术、白芷、丁香、薄荷等药材混合在一起,用石碾子碾成细粉,再装进棉布袋子里,扎紧袋口,一个个小巧的香囊就做好了,透着浓郁的药香。

“这香囊不仅能防疫,还能驱虫呢。”青禾拿起一个香囊闻了闻,“挂在屋里,夏天都不用怕蚊子了。”

苏文轩捋着胡须笑道:“这就是‘药食同源’的道理,寻常草木,用对了就是良药。”他看着林辰,“你这‘紫苏盐’也是个好主意,把药材和调料结合,既实用又方便,百姓也乐于接受。”

林辰笑了笑:“还是受了青禾的启发。她去年用紫苏叶腌菜,我就想着,能不能把盐和药材结合起来,没想到还真成了。”

傍晚时分,阿木从县城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县太爷说,咱们的‘清瘟散’很管用,邻县的大夫都夸好呢。他还说,要把咱们的‘苍术防疫方’和‘三豆汤’刻在石碑上,立在县城门口,让百姓都能看见。”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李婶端着刚蒸好的新米糕过来,笑着说:“咱们村的药材能帮到别的县,真是长脸!我这米糕里掺了点茯苓粉,林先生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