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赵氏文会暗藏锋 陈观巧辩惊四座

**第十七章 赵氏文会暗藏锋 陈观巧辩惊四座**

屋顶修缮一新,点券略有积蓄,陈观的日子总算有了点起色。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县试备考中,林婉儿父亲的笔记果然精辟,让他对经义理解更深一层。偶尔绘制符箓作为调剂,那“清心符”的成功率已勉强能达到三成,虽依旧时灵时不灵,但至少不会再轻易“炸炉”熏黑脸了。

这日午后,他正在院中树下诵读《孟子》,王班头却匆匆寻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陈先生,有个事得跟您说一声。”王班头压低声音,“城西赵家,您可知晓?”

陈观放下书卷:“可是那与王扒皮往来密切的赵员外家?”

“正是!”王班头点头,“赵家是本地大族,田产铺面不少,与县衙几位老爷也关系匪浅。他家有个独子,名叫赵德柱,也是个读书人,只是……学问稀疏,人品更是不堪。此次恩科县试,赵家势在必得,早已打点上下。”

陈观若有所思:“王班头的意思是,这赵家会针对我?”

“十有八九。”王班头道,“先生如今名声渐起,又得了韩家青眼,赵家视您为眼中钉。我刚刚得到消息,赵家明日要在城北的‘聚贤楼’举办文会,广邀本县学子,也给先生您下了帖子。”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制作精良的请柬。

陈观接过请柬,只见上面用词客气,邀他前往“以文会友,共研圣贤之道”,落款正是赵德柱。

“鸿门宴啊。”陈观轻笑一声。

“先生明鉴!”王班头忧心道,“那赵德柱必然没安好心,定是想在文会上折辱先生,打击您的声望,甚至让您无法安心备考。先生,要不……咱找个借口推了?”

陈观尚未答话,脑海中诸葛亮的声音已然响起:“主公,避而不战,示敌以弱。彼既邀约,必有准备,然亦是我等窥其虚实、扬名立威之机。亮以为,当往。”

陈观心中已有计较,对王班头笑道:“推了反倒显得我心虚。既然赵公子盛情相邀,陈某便去会他一会。”

王班头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劝,只道:“那先生千万小心,那赵德柱身边常跟着几个帮闲文人,牙尖嘴利,最善诡辩。”

送走王班头,陈观摩挲着请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闭门造车终究不如实战演练,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备考成果,顺便……给枯燥的备考生活添点乐子。

次日,陈观依旧穿着那身浆洗发白的青衫,独自一人来到了聚贤楼。酒楼今日被赵家包下,装饰一新,厅内已聚集了二三十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大多衣着光鲜,三五成群,谈笑风生。陈观这一身寒酸打扮进来,顿时引来了不少或好奇或鄙夷的目光。

“哟,这不是陈观陈兄吗?稀客稀客!”一个穿着锦缎长袍、面色有些虚浮的年轻人迎了上来,正是赵德柱。他身边还跟着两个眼神闪烁、一看便是狗头军师模样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