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陈观忍不住赞叹。这700点券花得值!虽然点券赤字进一步扩大,但知识是无价的。他相信,凭借这完整的图解,再加上诸葛亮的辅助推演,他的炼器水平必将突飞猛进。
接下来的几日,陈观深居简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基础炼器图解》的消化与实践中。他以那些基础材料练手,不断尝试绘制符文、熔炼材料、塑形定性。失败在所难免,废料堆了一角,但他的手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熟练、精准。
其间,他也抽空去了几次府学,借阅了一些关于地理志异、上古传说类的书籍,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天工谷”或“天工阁”的线索,但收获寥寥。府学内的氛围依旧微妙,赵德柱等人虽未再当众寻衅,但那阴冷的目光和私下里的流言蜚语从未停止。
这日,陈观刚从藏书楼出来,准备返回听竹轩,却在连接讲堂与藏书楼的回廊处,被两人拦住了去路。
拦路者并非赵德柱之流,而是两名身着府学标准青衿、气质却迥异的年轻学子。一人身形高瘦,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隼;另一人则稍显矮胖,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眼神却透着精明。
“陈观陈兄?”那矮胖学子笑着拱手,态度看似客气。
陈观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过二人:“二位是?”
“在下李锐,这位是王皓,我等皆是本届通过府试,准备院试的同窗。”李锐笑着介绍,那高瘦的王皓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原来是李兄,王兄。”陈观回了一礼,心中却暗自警惕。这两人气息沉稳,目光有神,显然并非普通学子,尤其是那王皓,身上隐隐带着一丝锋锐之气,似有武艺在身。
“陈兄不必多疑。”李锐似乎看出陈观的戒备,笑容不变,“我二人久仰陈兄案首之名,更听闻陈兄于黑风坳古修士洞府中,颇有奇遇,心中钦佩,故特来结交。”
果然又是为了“奇遇”而来。陈观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李兄过誉了,不过是侥幸保命而已,谈不上什么奇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兄过谦了。”李锐笑道,压低了声音,“明人不说暗话。陈兄,那古修士洞府凶险异常,你能从中脱身,并有所获,已证明不凡。实不相瞒,我二人知晓一处地方,或许与陈兄所得的那枚‘令牌’有关,不知陈兄可感兴趣?”
令牌?他们也知道天工阁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