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明扶着妻子进卧室后,回到客厅问王峰:“你专程来找我?还是来这边办事?”

王峰说:“来沪上办点事,顺道看看你。”

“那你上午打电话时,人已经在沪上了?”

“对,已经在沪上了。”王峰答道。

他告诉黄小明,这次是来沪上演出,提前跟他打招呼,想请他做嘉宾。

说完演出的事,王峰又提起了米饭小王子。

“小明,你怎么认识米饭小王子的?”

“我和林芝玲是朋友,怎么了?”黄小明反问。

王峰说道:“我和米饭小王子在电话里聊了一会儿,发现他不只是音乐神童,简直可以说是音乐大师。很多理论我闻所未闻,他却说得头头是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你看,我介绍米饭小王子给你认识,没错吧?”

“何止没错,简直太好了。”王峰感慨。

“你不是已经和米饭小王子说好请他做嘉宾了吗?他也同意了,以后你有问题可以直接和他当面聊。”黄小明说。

王峰点头:“我准备了不少问题,有些困惑我多年,一直想不通,希望米饭小王子能给我答案。”

“哈,你这是想让米饭小王子当你老师啊?”黄小明笑了起来。

“那又怎样?闻道有先后,米饭小王子懂得比我多,就算年纪比我小,也能当我老师。”

说到这里,王峰想起一件事:“说到老师,我倒想起一个人。有个霓虹音乐少年,很有才华,一直想拜我为师。”

“是吗?你答应了没?他叫什么?”黄小明问。

王峰回答:“我没答应。他叫桃太郎,一个霓虹少年。”

648 真有这么神?

桃太郎在华夏已经待了几个月,感觉收获颇丰。

他先拜访了一些民间音乐人,从他们那里学习了不少华夏传统音乐的知识。

和这些民间艺人交流时,桃太郎深深感受到华夏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历史悠长。过去他一直以为霓虹传统音乐才是最好听的。

在接触了华夏音乐人后,桃太郎意识到许多霓虹传统音乐都源自华夏。可以说,在传统音乐方面,华夏堪称霓虹的前辈。

学习期间,桃太郎遇到一位已在华夏钻研许久的霓虹音乐人。那人满怀敬意地对他说:“在传统音乐上,华夏是霓虹的父之国。”

“父之国?”这三个字让桃太郎心中震动,也感到些许不适。他承认华夏传统音乐是霓虹的前辈,但将霓虹音乐视为其“子”,仍令他难以坦然接受。

于是,桃太郎决定转而接触华夏的流行音乐。表面上,他是想全面了解华夏音乐;实则内心藏着另一个念头:他已承认华夏传统音乐远胜霓虹,却不愿相信流行音乐也是如此。他期待从中找到不如霓虹之处,以求得一丝心理平衡。

带着这样的期待,桃太郎结识了许多华夏流行音乐人。果然,他发现其中不少人的音乐造诣不及霓虹同行,这让他暗自欣慰——毕竟不是人人都像米饭小王子那样天赋卓绝。看来,流行音乐仍是霓虹领先。

然而,这份自信在他听到王峰的作品后动摇了。那些歌曲个性鲜明、旋律动人,词曲皆属上乘,令桃太郎不禁赞叹。他试图安慰自己:或许只是偶然听到王峰最出色的几首,其他作品未必如此。

为验证猜想,桃太郎找来王峰的所有歌曲。聆听完毕,他怅然若失——事实并非如他所愿,王峰的每首作品都水平不俗。

“怎么会这样?华夏流行音乐怎么可能也胜过霓虹?”桃太郎内心挣扎。最终,在聆听了更多华夏顶尖音乐人的作品后,他不得不承认:在流行音乐领域,华夏也已领先。

失落过后,桃太郎振作起来,决定虚心向华夏音乐人学习。既然已经落后,唯有认真求学。于是,他动身寻找王峰,希望向他请教。

桃太郎对第一次见到王峰的场面记忆犹新,那是在王峰的音乐会散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