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灵文衍气诀

天下大行 虫头 1273 字 13天前

平白得了五十两银子,徐乐也兴奋不已。

下午开始上职,迫不及待的把手里的那本杂记抄完,去陈洪典籍那里消号,归档,再领了新的书籍编号和一块腰牌,去书库领取下一部。

翰林院的后院十多间宽敞的库房被临时当作皇室书库使用,许多皇家秘藏被搬了过来,方便此次梁国大典编纂。皇室禁卫和内侍在门口守卫,进出必须有翰林院的取书凭证,人员出入都要搜身,很是严密。

今天门口的内侍倒是蛮熟系,毕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查看了徐乐也的腰牌和取书凭证,在出入簿上记好,挥挥手示意进去。

库房里纸张的潮霉味能把人顶个跟头,如山一般的各种书籍摆放得满满当当,厚重的书架被压得都有点变形了。徐乐也先找到自己被安排要抄录的一部诗集,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师,取了个溅泉居士的名号。

四下打量一下,两个翰林匆匆找着书走了。徐乐也还是有点紧张的,他来到辛戌组第1125号附近,费力翻找了好一会儿,才从一堆书里面扯出一卷兽皮,裁剪得很规整,粗如手臂,长约一尺,被一根黑绳扎紧贴着1125的标签。

皮卷被黑绳绑得很紧,怎么也解不开,徐乐也只好往上撸了出来。展开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灰黑色的皮上用紫红色的颜料写满了文字,这些文字古朴繁复,每个字笔划犹如刀劈斧砍,笔画曲直纵横,比之地球上的甲骨文还要复杂难明。

徐乐也在地球上那也是文字大家,对先古文字很有研究,加上电脑里巨大的信息储量,仔细琢磨了半天,渐渐有了感觉。

相传先古黄帝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都是结绳记事,很多的东西根本不能记录,直到仓颉出世。他是部落之长,必须记录部落以及周边大事。于是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迹山川地理,一日与梦中见灵龟负书出于洛水,终于造出28个字: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

这28个字的解释有几个,主流的说法是记录了黄帝统一部落为大家尊崇的情形,其字形早已失传。

徐乐也却是认得一些,这是后来在仓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上古大篆字,据传说有108个字,合天罡地煞之数。一个月前他抄录过一卷竹简,里面就是这个上古大篆字,孙德通还现场为他念过一段:行气也,其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覆,覆则天。天机本在上,地机本在下。顺者生也,逆者死也。

赶紧去第三个书库,找到当时抄的竹简,找到那一段,相互对比,结合自己在古文字上的巨大信息量,顿时皮卷上的内容就解开来。